发布时间:2024-11-01 17:30:40 来源: sp20241101
任泓憬在工作中。
吴一凡(右)带领初中学生进行壁画修复体验。 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山西是文物大省,现存唐代以来彩塑1.2万余尊和壁画5万余平方米,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受长期雨雪侵蚀、人为破坏等多重因素影响,许多文物已处于濒危状态。2023年,山西文博集团承接了“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对长治、晋城地区22处文物保护单位、41处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
古建勘察组、壁画勘察组、720全景采集组、古建采集组、壁画采集组、无人机倾斜摄影组、成果转化组……在这支年轻的队伍中,超过80%是90后乃至00后,他们靠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用高清晰扫描、720全景摄影、三维数据采集等新技术,为处于濒危状态的文物古迹、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助力文物永久保存、接续利用,让人们一览千年文物的芳华神韵。
保护为重
为文物建“数字档案”
“咔嚓咔嚓!”随着连按飞思相机的快门声,斑驳庙宇古墙上的壁画被分解为成百上千张高清照片,最终在数据库里像拼图一般再现其最本真的原貌。
“可别小看这张完整的壁画照片,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壁画,需要现场拍摄上千张照片才能最终生成完整照片,数据容量达上百G!”山西文博集团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壁画采集组成员任泓憬,翻开龙门寺数字化勘察报告介绍道,看似简单的数字采集成果背后,却蕴藏着海量繁杂、琐碎的工作。
位于长治市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寺,是“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之一。初到龙门寺,任泓憬先联系了“先遣部队”壁画勘察组,了解采集工作对象所在地的路况及壁画保存现状、壁画病害等情况,以便规划前往路线、采集所需适宜的仪器、步灯位置和拍摄点位。
到达采集点位后,任泓憬先在壁画下站定,仔细观察壁画宽窄尺寸,在脑海中推断整幅壁画的拍摄密度。再把补光灯设置到相机的两侧或上下位置,让照片在专业灯光照射下变得光泽均匀。随后,沿着壁画的横竖方向连续拍摄,每拍一张挪动三分之二的距离,确保每张照片之间的间距疏密适宜。最终,经过精细摄影测量以及软件处理后的照片才能达到350DPI的标准精度。
文物点对光线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即便放置打光灯也无法保证每一张照片的曝光度完全一致,需要人工调整上千张照片的曝光度和色阶。结束一天的摄影测量后,任泓憬回到酒店打开图片处理软件,再把处理后的照片导入软件进行数据合成。第二天早上需要检查结果,如果照片显示壁画某处仍存在缺失,团队便再去庙里进行二次拍摄,把缺失的部位补齐。
“建立文物的数字档案之后,还会用数字技术为其进行虚拟修复。传统的修复是在文物本体上做试验,具有不可逆性和风险性,虚拟修复可以提前知晓项目的可行性,为后续实施实体修复奠定基础。”山西文博集团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勘察组负责人吴一凡说。
科技赋能
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点开龙门寺的“720云”全景VR链接,以俯瞰视角浏览整体外观与地势地貌情况,随手指左右滑动可以移步易景至殿内、院内等不同位置,点击导览选项,便能收听各处文物的建造历史和残损现状简介。檀树、槐树点缀在寺前青石台阶香道两侧,古朴殿宇更显一番意境之美。
“这是用720无人机拍摄的VR全景影像,在‘云端’看到的图案可比在现实中看到的壁画图案更清晰!”720全景采集组的组长樊新宇告诉记者,借助VR 全景影像,文物工作者不仅能提前判断古建筑、壁画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还能看出文物现阶段的病害情况。除此之外,VR全景影像还能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游览体验,从建筑本体,到院落布局,再到不同庙宇之间的壁画、彩塑,都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
从2021年11月开始,樊新宇已经参与了铁佛寺数字化保护项目、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等十余个数字化保护项目。而对于樊新宇而言,坚持做720全景采集的目的在于,“让后人在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以后仍能身临其境地看到文物现状的模样”。
“数字化收集到的信息还相对抽象,但可以通过把它转化成研学体验课程、视频动画、文创冰箱贴等具象的呈现方式,让它真正‘活起来’。目前我们正在太原古县城内布置文物数字化展厅,展厅将于近期开业,届时将借助文旅发展的势能,让更多老百姓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山西文博集团总经理董龄岳说。
接续传承
让文保事业后继有人
采访中,吴一凡打开手机相册,给记者展示珍藏的“宝贝”:每到一处勘察,她习惯把手隔空“放”在文物上,留下一张合影。“那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能感受到自己跨越时空与文物对话。”从壁画修复再到壁画数字化勘察,凭着对文物保护的一腔赤诚与热情,让吴一凡坚守岗位十余载,与文物合影已经成为了一种“仪式感”。
长期以来,文物保护队伍尤其是文物科技保护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山西省文博事业发展的掣肘。2012年夏天,山西省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培养一批彩绘文物修复人员,首期山西南部彩绘泥塑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在太原开课,被誉为山西文物修复师的“黄埔一期”。吴一凡顺利通过三轮考核,成为前期培训班的20名学员之一。授课老师包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詹长法等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专家,当时很多专家已经是七八十岁高龄,吴一凡目睹老一辈全身心投入文保工作的热情和状态,感受颇深。
“山西的彩塑存量为全国第一,肩负的责任更大,人才缺失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干这一行需要能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吴一凡坦言。
吴一凡看中了任泓憬身上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决定像带徒弟一样,手把手地教他。从前期勘察的资料收集,到走访时和村民的沟通技巧,再到文物保护的基础知识,吴一凡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倾囊相授。谈及吴一凡见到文物时的状态,任泓憬印象深刻:“师父只要看到很喜欢的文物,会按捺不住激动,‘哇’的一声叫出来,然后拿起手机开始拍照,眼睛里都泛着光!”
言传身教的影响更为深远。吴一凡源自心底的那份赤诚和热情,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更多年轻人。
“数字化保护是针对文物全要素的一个收集,我们今后更宏伟的目标是收集山西所有现存文物的信息,按照不同流派、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制等类别,最终建立山西文物数字化保护的信息库,这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力。”吴一凡说。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