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6:19:02 来源: sp20241122
2月7日,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秦岭站正式建成。习近平总书记致信表示热烈祝贺,贺信指出,“中国南极秦岭站的建成,将为我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
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我国建设的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也是第三座常年考察站。
今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南极边缘深入南极内陆,活动范围和考察领域持续拓展
1984年11月20日,满载着期盼和牵挂,数百名勇士搭乘“向阳红10”号、“J121”号船光荣出征,踏上前往南极的征程,这是我国实施的首次南极考察。
等待他们的是亘古冰原,是地球上著名的“寒极”“干极”“风极”。
南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被誉为“解开地球奥秘的金钥匙”和“天然科学实验室”。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南极的变化将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人类对南极的探索早已从探险时代进入科学考察时代,众多国家在南极开展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工作。我国必须紧跟步伐,加快推进南极考察,填补科学空白,为进一步认识和保护南极,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应有贡献。
想在极端自然环境中持续工作,考察站是科考队员最基本的支撑平台和后勤保障设施。拓展新的区域、建设新的考察站,是加深南极考察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必然选择。
犹记得首次南极建站的艰辛。老一辈考察队员顶着极地风雪,奋不顾身跳入冰冷彻骨的海水,抓紧修复被冲坏的临时码头,只为争分夺秒地卸货施工。他们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用顽强的意志和辛勤的汗水,创造了让人惊叹的建站速度。1985年2月,我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落成。
紧接着,1989年2月,我国第二座南极考察站中山站建成;2009年1月,我国第三座南极考察站、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建成;2014年2月,我国第四座南极考察站泰山站建成;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
极地求索四十载,我国形成了“五站两船一基地”的南极考察格局,进入海陆空立体发展时代。中国人自立自强的脚步从南极边缘深入内陆,活动范围和科学考察领域持续拓展。
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中山站位于拉斯曼丘陵,昆仑站、泰山站地处南极内陆区域,秦岭站位于罗斯海地区——迥异的地理差异带来更丰富的科考价值,优化完善了我国的南极科研布局。
长城站区域适合开展亚南极生态监测和研究;中山站区域是观测研究南极冰盖演化过程、南极冰架海洋相互作用的理想之地,也是开展高空物理、地质学、地球物理等学科工作的优良位置;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南极内陆区域,站在了冰芯科学、大气科学和天文科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罗斯海区域具有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特征,有助于科研人员探究南极变化与全球联动等重要科学命题。
我国目前已拥有两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首艘极地破冰船“雪龙”号是重要的科考利器,作为移动的科考平台,为南极考察立下汗马功劳。2019年7月,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交付使用。从此,我国南极考察开启“双龙探极”新局面,极地考察综合保障能力取得新突破。
有力推动南极科学探索,积极践行南极环境保护
40年来,我国成为南极科学探索的有力推动者。
从在南极能够生存、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到深入南极内陆科考、在冰盖最高点钻取古老冰芯……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基本稳定的科研队伍,在南极冰川学、空间科学、生物生态、气候变化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把中国人自己对南极的认识写在了教科书上。
数不清的“首次”记录着我国南极考察事业的丰硕成果:首次南极考察在长城站附近区域进行了第一次多学科野外科学勘查;第十三次南极考察队完成南极内陆冰盖首次考察;第十九次南极考察中,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对南极海冰厚度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第二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考察队从地面到达冰穹A并开展实质性科学考察行动,这是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第一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了11次南极考察,对南极的大气、海洋、海冰、冰川、土壤、生物生态等要素开展连续观测,为国际社会认识极地,尤其是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南极的相互影响作出重要贡献。
40年来,我国一直是南极环境保护的积极践行者。
“南极太美丽太纯净了!”正在南极执行考察任务的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张北辰说。这是每个科考队员抵达南极时都会发出的感慨。
1990年9月初,长城站就为了保证站区内海豹妈妈在良好的环境中度过产假,暂时停止使用全部交通工具,从事考察活动的队员一律步行。
2008年,第三十一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我国提议设立的格罗夫山哈丁山南极特别保护区获得会议批准,这是我国单独提议设立的第一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对该区域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雪龙2”号船是当之无愧的“绿色”船,不论是烟囱排气、污水和垃圾排放控制,还是空调、采暖实时调节,乃至对涂料的应用,都严格符合环保要求。
对环境的保护理念也持续贯穿于秦岭站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一体化设计统筹,进行国内装配化定制及预拼装,实现节能、节水、节材。此外,还通过减少扰动南极现场的区域面积,减少临时设施和现场施工人员数量,最大限度控制施工活动范围,达到绿色环保建站的目的。
1983年,我国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10月,我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获得了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决策地位。
2017年我国成功主办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第二十届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牵头提出了“绿色考察”的国际倡议,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23年我国与多国联合提交关于促进南极冰盖航空调查国际合作、提升全球海平面上升预测精准度的提案获得会议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向有关极地国际组织单独或联合提交提案文件80余份,全方位参与极地环境保护、资源养护有关制度规则制定。
40年来,我国已成为南极国际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历次南极考察队克服巨大困难,圆满完成建站和科考任务
40年前,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在南极度过第一个夜晚,在帐篷里,有人唱起了《考察队员之歌》:“在严寒中顽强拼搏,我们洒下了滴滴热汗。在冰雪里英勇奋战,我们奉献出丹心一片……”
40年来,我国历次南极考察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建站和科考任务。
受极端气候影响,南极考察窗口期很短,考察队员无一不是“与老天爷赛跑”,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是常态。有人驾驶雪地车向南极内陆行进,几天几夜几乎没有合过眼;有人为了钻取冰芯,在冰面上搭建帐篷,一住就是很多天。他们说:“来南极不容易,一定要珍惜这种机会。只要现场条件允许,就尽可能多做点工作。”
南极气候变幻莫测,常常打乱科考计划,考察队员沉着镇定、临危不乱,货运卸载、工程施工、野外采样,勇于挑战困难。他们常说,“我们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狂暴无情的风雪、危机四伏的冰裂隙、长时间远离亲人朋友的孤独寂寞,科考队员迎难而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乐观状态。大洋作业中,为了确保调查断面和站位的完整性,队员们坚持在危险的海况下作业;在南极内陆考察中,队员们睡的是集装箱,吃的是航空餐,在野外60天不能洗澡,每人每天只有一壶1.5升用水。他们说:“队伍上下永远憋着一股劲儿,做不好就没脸回去。”
这股劲儿,正是40年来一批又一批南极科考队员精神风貌的浓缩。这股劲儿,也将继续激励勇于探索南极的人们一路风雪一路行。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8日 02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