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6:43:26 来源: sp20241125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如何理解这次金融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怎样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怎样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记者:怎样理解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的部署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这次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对未来一段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必须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金融本质规律的认识不断提升到新高度,持续推进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傅勇:这次会议用“八个坚持”系统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精髓要义,明确了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是我们党对金融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期,金融工作要以“八个坚持”为指引,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邹澜:推动金融更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要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我们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也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要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
与此同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总量上合理增长,结构上有增有减,节奏上平稳适度,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温彬:这次会议提出,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取向将保持稳健基调,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在总量上,要继续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在结构上,要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记者:下一步,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金融供给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
一方面,要推动金融机构改革,促进规范健康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通过优化金融机构布局,构建由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风险投资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持续改善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三农”等领域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要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优化融资结构体系,改善金融服务效率,推动货币、外汇市场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提升金融服务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水平,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邹澜: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持续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引导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同时,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强化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支持。
傅勇: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要通过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布局、市场融资结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更好服务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需要强调的是,金融是持牌经营行业,要将金融创新发展全面纳入市场化法治化的轨道,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做到对金融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温彬:这次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指明了方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与充分转化,就需要更加完善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和金融科技赋能机制,科技金融发展至关重要;做好绿色金融,要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绿色产业发展能力,积极发展碳金融,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带来经济增长和养老负担双重压力,为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发展建设养老金融刻不容缓;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日益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未来在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趋势下,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也要不断深化,从而以数字金融创新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吴秋余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