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4:00:41 来源: sp20241221
在江西景德镇,随处可见的场景是,不大的一间门面里,散放着店主自制的瓷器,下有小小的标签注明价格;店主则在一隅,独自画瓷。客人从外面的喧闹中进到店内,与静谧劈面相逢。店主始终专心画瓷,那份沉静、专注,令人动容。有时客人进门之初,他会用眼梢带一下店内,此后便不再抬头。这与我们见惯了的商家有极大区别。寻常店主们蜂拥着争取顾客的时间,他则用来画瓷、劳作。
店主在瓷胎上一笔一笔地专心画荷、鸟、仕女、山水……面前摊着各色笔各色颜料,背后是画完的和待画的瓷器。有的排成一列列,像秦俑;有的却散乱而放,左一个小瓷杯,右一个小茶壶。坐在其中的店主,仿佛一个大瓷器,安静而不俗。
这是我看见过的难忘的劳动场景之一。景德镇画瓷人,总是这样用一笔一画的劳动,成就自己。他心里有一个意境,然后凭依千锤百炼的技术,落实到一个小杯子上、一块瓷板上,或一小时,或一天,或一年甚至很多年……
在景德镇,这种忘我劳作的氛围,这样工作不止的劳动者,随处可见。来景德镇,除了看无穷无尽、各式各样的瓷器,瓷器手艺人本身也是一道风景。他们以制作美丽的瓷器为使命,毕生都走在一条追求美的路上。他们从事的工作,全都与制瓷有关,同时又分工细致。采土、运送、拉坯、画瓷、烧制……景德镇有俗谚云“一杯七十二手”,即使一只寻常小瓷杯,也要经过繁复工序,方得成器。在这里,最能体会到长辈们那句“人要成大器”的教诲究竟是什么含义。在“成器”的每道工序里,都诞生过或正在诞生追求顶尖工艺的匠人,以及那些传奇的故事。
到景德镇去,似是许许多多人不约而同的心愿。我到景德镇有五六次,我发现景德镇如钻石一样,有多个切面,每个切面都有着不同的美。每天,有无数如我这样的游客在景德镇闲逛、探寻、猎奇。御窑厂遗址、中国陶瓷博物馆、陶溪川以及古窑民俗博览区等,都是必去的地标。
在景德镇,我尤其爱看售卖各种瓷器的店铺,大街小巷比比皆是。徜徉其中,你可以在无数瓷品中陶醉、赞叹:青花、五彩、斗彩、粉彩、颜色釉、影青……造型上,则有方尊、出戟尊、灯笼尊、僧帽壶、镶器、抱月瓶、胆瓶、天球瓶……每种都生动、巧妙。我最喜欢的是造型修长的祭红梅瓶。梅瓶小口短颈,丰肩瘦足,恰适合插一枝梅花,故而得名“梅瓶”。这是纯粹的东方意境,古典中国式的命名。而这些瓷品,一旦进入寻常人家,瓷罐可盛酒盛米,瓷瓶可插绣球或茅草,瓷凳供人歇息,瓷板屏风可作家中的装饰与隔断……高雅就这样摇身变为日常,瓷器凛冽的光也复归朴素。将生活和艺术完美相融,是景德镇瓷器所擅长的。因此,景德镇的来访者们永远不会空手而归。
去年秋天,在景德镇制瓷的友人又带我深度游历了一次景德镇。好古而不泥古的友人,所制瓷器皆玲珑剔透。在他的店铺,我看见一只影青碗,小如鸽子蛋,捧于掌心,似乎吹弹可破,真正是“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二十多年前,友人尚是艺术院校刚毕业的青年,只来了一回景德镇,从此就留了下来。他在这里制瓷、售瓷,砥砺瓷艺,终于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并不是个例。景德镇有几万名像他这样因热爱瓷器而与这座城结缘终生的“景漂”。他们因心中的召唤而来,在这里或拜师或自学,修习技艺,以瓷为生,渐渐地融入景德镇,成为新景德镇人。他们又为景德镇源源不断地补充着新鲜的艺术理想、艺术实践,使景德镇成为一座生命力长青的城市。
听从友人的建议,我们冒雨去了高岭遗址与东埠古街。高岭遗址位于景德镇浮梁县瑶里镇,是古代景德镇制瓷业重要的原料产地。当年高岭土所制的瓷器,色白、质地细腻坚硬、釉面光亮。高岭遗址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德镇重要的陶瓷文化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景区。离高岭遗址不远,是昔日繁华的东埠村,它曾是景德镇重要的交通运输动脉。只见古色古香的村庄傍着东河,一面临街,一面是临靠东河的吊脚楼。当年,所有的高岭土都是通过东埠古码头,从东河运到景德镇。东埠的运输贸易在明清两代蓬勃发展,一度成为高岭土集散地。大青石板铺成的东埠老街,青石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上面深嵌着一条条车辙印。在坚硬的青石板上留下如此深刻的痕印,那必定是无数辆满载高岭土的小车,叠加无数搬运工的脚印,无数次深深轧过,日久天长才能形成。东埠曾经的繁华,从这些无声的车辙印里就已清晰显现。
沿东埠老街,边走边听友人谈论景德镇的历史与他自己的故事,我体会着千年景德镇的变与不变。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古称“新平”,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至唐,陶瓷制作已达上乘之境。至宋,宋真宗尤其中意景德镇瓷,遂以年号“景德”赐予这里。到了元代,景德镇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闻名的瓷都。明清两代,皇家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景德镇制瓷工艺达到巅峰。
友人独钟爱影青瓷,其实是有来由的。唐宋之际,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制瓷原料有差异,南方多青瓷,北方多白瓷,瓷器“南青北白”的格局形成。宋室南迁后,那些身怀绝技的北方工匠,随之南下来到景德镇,加入实力原本就已雄厚的制瓷大军。景德镇瓷业渐渐南北融汇,集行业大成。影青瓷即是这种融合的代表。而友人,便是这影青工艺的传承中微小而执着的一环。
世事变迁,景德镇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在变化、变革。而不变的是,景德镇的千年窑火始终未熄过,景德镇瓷器始终是火与土结合的艺术,一代又一代景德镇的制瓷人永远都在砥砺瓷艺,不断创新。
窑炉内火光熊熊,它的胸膛装满等待出炉的瓷。火是不会老的。景德镇这千年的瓷都也总是年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7日 08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