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轻拂塞拉莱(旅人心语)

发布时间:2024-11-19 01:38:59 来源: sp20241119

  日渐西垂,暑气稍散,阿曼南部城市塞拉莱的海滩渐渐热闹起来。海风习习,海浪滚滚,婆娑的椰树间,郑和纪念碑面朝大海,静静伫立。

  塞拉莱位于阿曼南部沿海,是佐法尔省省会,濒临阿拉伯海,直通印度洋。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座小城成为古代中东乳香贸易中心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航道的重要港口。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其中四次造访阿曼佐法尔地区。“土产乳香,其香乃树脂也”“此处气候常如八、九月,不冷”……在船队翻译马欢的记录中,有专门关于佐法尔一带风土人情的篇章。来自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产自阿曼的乳香和各种香料,带着双方往来通好的美好愿望远涉重洋,为相映生辉的文明交流书写注脚。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中国和阿曼同为文明古国,双方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每每来到这样一个国家,笔者总会不由自主地探寻来自中国的历史印记。保存完好的明朝瓷器、远航中国的航海图、描绘阿曼航海家抵达中国的画作……走进距离郑和纪念碑不远的乳香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文物中,一个个中国印记不断出现。一份关于阿拉伯航海家奥贝德首次抵达中国的记录,令中阿跨越千年的友谊画卷徐徐铺展。

  自古以来,阿曼以海上贸易著称。公元前2000年,阿曼已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公元750年,奥贝德驾驶木帆船从阿曼苏哈尔港出发,仅凭风力在海上航行近万公里,历时7个半月成功抵达中国广州。这艘船后来被人们命名为“苏哈尔”号,而这段传奇经历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被演绎成精彩的辛巴达历险故事,流传至今。“苏哈尔”号木船为中国带来亚麻、毛毯、金属制品、阿曼特产乳香,满载中国丝绸、陶瓷、樟脑、麝香、食用香料返航。自此,两国往来更加紧密。

  为纪念这一历史传奇,20世纪80年代,仿古制造的“苏哈尔”号重走这条古代阿拉伯航海家开辟的航路,历经200多天海上航行抵达广州,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1995年,“苏哈尔”号纪念碑在广州建成揭幕。为世代传递中阿友好,状如破浪而行航船的郑和纪念碑竖立在塞拉莱海岸边,纪念两国友好交往历史,见证未来友谊赓续传递。2023年5月,郑和纪念碑正式竣工后,曾经到访广州的阿曼友人哈提姆专程前去参观,“纪念碑在这个郑和船队多次造访之地落成,让阿中文明友好交往的历史和现实穿越时空连通起来。”他对笔者感慨道。

  郑和纪念碑坐落于佐法尔省政府打造的塞拉莱滨海传统文化、旅游与商务区的中心地带,周围不少破旧房屋正在改建修缮。傍晚时分,海滩上的人群熙熙攘攘,有的躺在沙滩椅上聊天,有的沿海滩慢跑散步,也有三三两两的民众在纪念碑前观看介绍、合影拍照。这个标志性景点既为当地民众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处所,也为塞拉莱滨海地区建设发展增添更多文化与历史内涵。站在郑和纪念碑旁,远眺海岸线,隐约可见一艘艘货轮排队前行,缓缓驶入塞拉莱港。商旅络绎,云帆高张,传承千年的中阿友好正在续写着新的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1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