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当选院士谈创新:担起更大责任 产出更多成果

发布时间:2024-11-05 11:03:08 来源: sp20241105

原标题:担起更大责任 产出更多成果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名单,共有133人新当选为院士。新当选院士正在进行哪些研究?未来有什么研究计划?如何更好履行院士责任?围绕这些话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两位院士。

徐星:抓住机遇引领古生物学发展新方向

“这两天收到很多年轻科研人员的祝贺短信,他们都对推动学科发展充满期待,感觉责任更大了。”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徐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中生代的恐龙化石,二是同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在恐龙演化里,最主要的事件是鸟类起源。在鸟类起源方面,我做了很多研究,近期有文章刚发表,也有一些成果正在投稿。”徐星说。

近些年,古生物学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趋势。“在未来古生物学的发展方向上,我们其实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必须抓住机遇,引领新的发展方向。”徐星说。

一是推动古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融合发展。当前,徐星团队已经与现代生物学领域的学者开展了合作研究。“然而,学科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方面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但这个方向非常重要,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努力。”徐星期待建立一个整合性研究平台,让古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学更好地融合,以回答生命演化的问题。

二是基于大数据开展古生物学研究。目前,古生物学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对已有研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获得新发现。“比如1824年命名第一种恐龙以来,恐龙研究领域已经有了很多的积累。基于对以往研究数据的深入挖掘,我们课题组已经发表了几篇文章。”徐星举例道,未来也要加强对这个方向的研究,建立相关生物类群的数据库。

另外一个新方向是,用生态系统研究的方法,推动解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用生态系统研究的方法,恢复重建古生态系统。”徐星相信,历史时期的生态系统与现代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日常工作之余,徐星也热衷做科普。“古生物学特别是恐龙研究是做科普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有了院士这个荣誉,相信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徐星说。

陈士林: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对国家人民作出的贡献

“这份崇高的荣誉是对我和我们本草基因重组学研究团队这么多年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士林说。

中药材质量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保障,本草基因组学研究可有效解析药用植物的遗传背景,揭示其生物学本质。几十年来,陈士林创立了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体系,为解决中药材鉴定难题提供了有效工具。他率先建立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库,并出版了《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专著。他通过全基因组解析提出灵芝为首个中药基原模式真菌,还完成了人参、黄芪等多种重要中药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并揭示了其次生代谢途径和功能基因。

“接下来,我们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加大传统中草药的评价、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陈士林说,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草药,有可能会产生一流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屠呦呦研究员以药物化学方法从黄花蒿里提取分离筛选鉴定了治疗疟疾有效的青蒿素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现在没有什么行政职务了,可以全身心投入科研,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陈士林感慨,“院士是对过往成绩的认可,可以说是科研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但不是目标,我相信对所有科研人员来说,我们最大的成就感还是来自重量级的成果,来自对国家人民作出的贡献。”

“院士这个称号也意味着更大责任。我希望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本草基因组学研究院这个平台上,能做出更多高水平的成果,带出一支高水平的队伍。”陈士林说。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