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5:44:14 来源: sp20241114
8月16日至22日,中央统战部组织党外院士专家与留学人员国情考察服务团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开展考察服务活动。7天时间里,服务团成员深入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呼伦贝尔等地,结合考察服务所见所思和各自专业领域,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服务,服务团成员深刻体会到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服务团成员纷纷表示,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专业报国的愿望更加强烈,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自身优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立足需求,精准对接提供服务
8月16日下午,在热烈的氛围中,内蒙古大学迎来了多位院士专家。服务团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与科研人员就化学专业领域相关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段文晖作了题为《计算、物理与材料设计》的专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内容与有关人员座谈交流……
与此同时,院士专家们分赴内蒙古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多场服务活动——
走访内蒙古保护性农业研究中心、特色作物研究所、院内科研基地等,与科研人员开展深入交流和对接……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赵涵一行马不停蹄,积极出谋划策。“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许为钢建议,“在小麦产业发展方面,要服务国家产业需求、服务内蒙古经济发展,加强现代育种技术应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在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夏宁邵围绕公共卫生和病毒防治工作开展指导并与相关从业人员座谈交流。
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段家窑村莫尼山非遗小镇,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石碧对皮革产业发展、皮革材料研发、皮革工艺人才培养等进行技术指导。
…………
服务团成员紧盯制约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聚焦服务对象的迫切需求,围绕能源产业、农牧业、生态环保、大数据技术等方面调研交流,共同为内蒙古各领域工作发展献智献策,研究改进方向和着力重点,在诸多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深入一线,剖析问题研究对策
紧密的行程中,服务团成员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不时与服务对象交流探讨,深入一线摸实情,把脉问诊促发展。
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丘中,一排排光伏板格外醒目,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里是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光伏基地。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新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和能源绿色转型。“在‘沙戈荒’地区探索发展光伏产业,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生态保护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张学军建议,加强统筹新能源项目建设和外送通道建设,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规模化应用的技术创新,通过“新能源+新技术”让可持续清洁能源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如何加强稀土产业产品研发,怎样整合发挥创新平台的作用,如何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在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卫与相关负责人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我与包头有着深厚的感情,与包头的许多科研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李卫建议,充分利用包头的稀土资源禀赋,发挥好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加强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风电、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提升稀土新材料领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初秋时节,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水草丰茂,牛羊成群。“三北工程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均对草种的选择和扩繁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成为当前必须破解的瓶颈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公社建议,继续支持繁殖长寿命、优质乡土草种,针对草种繁育基地的维护出台长期政策,并在实践中制定标准。统筹加强羊草全产业链建设,实现“生态工程+长寿命优质饲草+碳汇和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开展国情考察和社会服务,为我们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很好的活动载体。我们要用专注的态度、过硬的专业素养察国情、谋良策、建真言。”包信和表示,接下来服务团成员将进一步与当地细化具体服务方案,在人才引育、产业对接、技术转化等领域积极献计出力,推动当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团结奋进
参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展览、中共六大展览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服务团成员深刻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不仅是一次考察服务之行,更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切身感受到国家巨大的发展成就,亲身领略到各族群众团结和谐、共同奋斗的美好氛围,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丁永祯说。
从包钢一号高炉到现代化的生产线,服务团成员重温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奋斗历程;在牧民家中,服务团成员聆听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温暖故事,得知60多年前到内蒙古的孤儿后代之一如今已成为守护边疆、服务牧民的护边员。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随处可见、随时可感,已深度融入群众生活,奏响了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和谐赞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
7天的行程紧凑、收获满满,服务团成员在深入交流中凝聚思想共识,爱国之情奋斗之志越发强烈。
“建议未来以‘模范自治区’发展需求为牵引,依托规划传导和政策推动,以创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城市设计为抓手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说。
“在推进防沙治沙工作中,结合‘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林沙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优质化方向发展,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创新生态光伏产业模式,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和板间养殖的立体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建平建议。
“加快完善互联网诊疗配套制度,推进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协作网建设,规划建设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和医疗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医疗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赵宏建议。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积极献计出力,贡献力量。希望大家坚持智力支持与产业合作相结合、现场服务与长期帮扶相补充,多出一些‘金点子’,留下一些好办法,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后续我们将做好跟踪推进,继续与内蒙古有关方面共同做好服务和对接,确保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1日 11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