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5:11:28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兰州6月6日电 (冯志军 杨艳敏)在中国武侠小说中,常用“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来形容“以快制胜”的江湖世界。而在甘肃张掖市山丹县,一道以制作美食动作而得名的“炒拨拉”,亦是在目不暇接的烟火共舞中转眼淬炼而成,仿若刀光剑影中的“武林大会”。
所谓“山丹炒拨拉”,即以新鲜猪羊内脏为食材,辅以洋葱、辣椒等佐料,经过三五分钟烟熏火燎的猛火爆炒,一锅滋滋作响的炒拨拉,便在香气四溢的腾腾蒸汽里被端上桌。伴随着锅底余温的“呵护”,一块块沸腾起舞的食材变得愈加香浓郁馥、酥嫩柔滑。
图为2023年8月中旬,烹制上桌的山丹炒拨拉。(资料图)冯志军 摄此时,围小圆桌而坐的五六个食客,各自就一杯甘甜沁心的米酒,趁热而食。在近年异常红火的丝绸之路暑期旅游线上,“山丹炒拨拉”因其独特的烹饪方式、豪放的吃法持续火热出圈,被众多游客争相打卡。
“圆火炉搭配用餐小圆桌,竟然能把猪、牛、羊等不同味道的食材,烹炒出别样诱人的鲜美。”来自江苏的游客佴涵在山丹专程打卡后,对这道“不走寻常路”的食材搭配赞叹不已。“尤其是烟火升腾而起的瞬间,在南方很难见到的粗犷吃法,更饱含着西北豪情。”他说。
“炒拨拉的奥妙之处,就在于短短数分钟内,对于火候强弱的精准掌控。”山丹县炒拨拉餐饮协会会长王会珍接受 中新社 、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表示,炒拨拉必须保持持续火候,盘踞于食材上的火不能在关键时刻灭掉,否则影响口感,“火候甚至比调料还要重要,就是要快速‘锁住’瞬间的香味,但这一技能需要长年累月的反复修炼”。
56岁的王会珍在山丹县城经营炒拨拉生意已有30多年。从一个火炉、一口锅的简陋街边摊,到如今装修考究、规模颇大的店堂,常年络绎不绝的回头客,让她体会到了“意外的获得感”。尤其是去年以来,频有国外食客的现场点赞和千里之外的“粉丝”求购,更坚定了其“暂缓退休的决心”。
图为2023年8月中旬,山丹县炒拨拉餐饮协会会长王会珍烹制炒拨拉。(资料图)冯志军 摄王会珍回忆道,炒拨拉在30年前的当地就很火爆,由于摊位陈设有限,很多食客都是“等着前面的人吃完了才有座位”。只不过,在交通、通讯等都很闭塞的那个时代,这道美食只能被“本地人独享”。
近年方兴未艾的各种互联网平台,使得山丹炒拨拉持续声名远扬。不仅在山丹随处可见的数十家炒拨拉专营店生意红火,开设于数百公里外的兰州各大夜市里的“加盟店”同样客流不息,本地人如要招待外来亲友尝鲜,也需要提前几天预约。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在山丹民间,今亦有“炒拨拉”的历史传说。相传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山丹战胜匈奴后,就地宰牛羊犒劳三军。怎奈军士众多,锅灶食材不够。于是大家垒石成灶,将羊肉、羊杂置于盾牌之上,一顿猛炒,随之香味四溢。
据山丹县志记载:“炒拨拉因动作得名,支以铸铁鳌子,将切好的羊肝、肺、肚、肠、心等佐以调料葱花、蒜苗下锅,以柴火或煤炭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麻辣适度,肥而不腻,在烟熏火燎中边炒边吃,美味可口。”
2023年7月15日晚,甘肃张掖市山丹县百口大锅同炒千年丝路美食“炒拨拉”。(资料图)杨艳敏 摄“炒拨拉的食材已从过去简单几样,增加至十几种,除了羊内脏外,还新增了猪内脏、牛内脏等。”王会珍说,近年来,炒拨拉的经营环境不断升级,但选材依然讲究精益求精,生意最好的暑期每天要自己动手清洗上千斤食材,往往是通宵达旦在忙碌。
山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耿新福向记者介绍说,山丹炒拨拉是一种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碰撞产生的特色美食。近年来,当地通过成立炒拨拉餐饮协会、制作发布“山丹炒拨拉”官方标识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其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今后希望这道美食能走出“深闺”在更多更远的地方“落地开花”。(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