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专家:网购依赖与现实中人际关系质量相关

发布时间:2024-11-18 15:52:49 来源: sp20241118

  如今,网购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不管购买大件小件,都想着先到线上看一看。逛网店也成了许多人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但不顾个人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总想“买买买”,不“剁手”不开心,买了还会后悔,这可能是网购上瘾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那么,控制不住的购买欲是一种病吗?网购成瘾带来哪些问题?如何缓解过度的购买欲?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张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网购常态化的今天,我们是否要区别看待不同的网购行为?控制不住的购买欲是一种病吗?

  张阔:我认为要区别看待。无论是线下购物还是网购,都能满足人们日常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并且带来一定的愉悦感和获得感。所以,正常的网络购物甚至偶尔的“剁手”,与网购依赖或网购沉迷是有区别的。

  由于网购比线下购物更为便捷,因此人们在网购中出现冲动消费的概率比线下购物时要大。在一些特殊时点,诸如节假日、生日或特定购物节如“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人们的网购消费会增多,甚至偶尔“大手一挥”购买心仪的商品奖励自己。我认为,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偶尔膨胀的购买欲还不能被称为网购依赖或网购沉迷。但是,如果个体长期、频繁地过度网购,难以自拔,并且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能就是网购依赖或沉迷的表现了,需要引起重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产生网购依赖后具体会有哪些表现?

  张阔:对于消费者是否达到网购依赖,目前没有严格的统一判断标准。一般来说,可以基于以下3方面作判断。第一,个体对网购失去控制力。比如尽管购买的物品远超自身实际需要或经济承受能力,可是仍然无法抑制网购冲动和欲望。第二,主观上有痛苦体验。尽管网购过程会带给个体短暂的愉悦感,但过度网购后会产生后悔、内疚、自责等消极情绪和痛苦感受。第三,社会性功能明显受损。网购占用了个体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其忽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无法有效承担社会角色;家人也为此感到担忧,甚至会引发家庭冲突。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我建议寻求专业帮助和干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为什么有的人会沉迷于网购?

  张阔:我认为存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商家营销策略以及网购便捷性等。此外,网购依赖也与个体的生活压力、心理需求和性格特点等内部因素有关。具体来看:

  第一,现实中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人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体验到焦虑等负面情绪,有些人会通过网购来暂时逃避烦恼、缓解压力,获得心理满足。但如果这种行为长期持续,就存在陷入网购依赖的风险。

  第二,部分影视剧加剧了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流行,影响了年轻人的社会心态。一些消费者出于从众心理和社会比较心理,希望通过网购消费来体现或者展示自身的身份和价值。

  第三,商家折扣、返现等促销手段,以及直播间情绪感染等,也会刺激消费者的网购欲望。

  第四,部分消费者延续了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网购习惯。网络购物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且通常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使得一些消费者更倾向于网购,长时间沉浸于网购环境也会增大网购依赖的风险。

  第五,网购依赖和消费者性格特点有一定关系。比如,错失焦虑水平比较高的消费者,总担心错过特价商品或者折扣优惠,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就容易冲动下单和过度网购。此外,孤独感比较高和自我控制力比较低的个体也更容易产生网购依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过度购买欲不加控制,会带来哪些影响?

  张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购买和拥有物质产品和生活资料会激活我们大脑中的奖赏中枢,带来快乐和愉悦体验。但不加限制地沉迷于网购,虽然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短暂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但其负面影响更加严重。主要有3点:

  首先,沉迷网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可能导致个人储蓄减少、信用卡透支、负债等财务问题,甚至陷入征信危机。

  其次,过度网购之后,人们往往会出现懊悔、自责、羞愧、自我批评等负面情绪,与初衷背道而驰。本想通过网购缓解压力,然而过度网购后产生的负面情绪反而进一步加剧心理压力和心理痛苦,进入恶性循环。

  此外,沉迷网购会影响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沉迷网购会占用大量时间,导致休息和睡眠不足,以及投入工作和陪伴家人的时间减少,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也会使人们的社交范围变窄,兴趣爱好减少,损害社会适应能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人们该如何缓解过度的购买欲?

  张阔:首先,要破除对消费主义的迷信。在现实生活中,奢侈消费并不普遍,自我价值也并非只能通过网购来体现,我们要理性地对待物质和金钱,更多地关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和内在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倡导理性消费,合理规划生活开支。在网购前,不妨事先列出购物清单,为自己的购物时间和金额设定限制。在支付时,可以采取延迟付款的方式,先把心仪的商品加入购物车,暂缓几天支付,从而减少冲动购买行为。

  第三,对于已经出现网购依赖倾向的消费者,要反思冲动购买行为。比如分析网购的哪些商品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以及自身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下作出的购买决策等。这种反思有利于个体在后续的网购消费中作出更理性的决策。

  第四,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拓展网购之外的兴趣爱好,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比如运动、交友、阅读乃至于线下购物。有研究显示,网购依赖与现实中人际关系的质量相关。也就是说,在现实中的社交能力或人际网络越弱,沉迷网购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提示我们,要加强人际交往,主动扩大朋友圈,减少宅在家里和网购的时间。

  最后,如果已经出现网购依赖、难以自拔的情况,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治疗或者其他的专业帮助。

  (孙丽萍对此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