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9:29:18 来源: sp20241114
文/尹倩芸 刘文文 陈昊星
4月25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阔别四年,北京国际车展重新回归。本届车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与2020年相比,今年车展的新能源车型达278个,数量远超上届的160个。车展首日,新能源车企比亚迪、蔚来、小鹏、小米汽车等车圈“顶流”展台吸引了大批媒体驻足,众多新车型、新技术的密集发布也将市场期待值拉满。
各款新能源车的销售也是成绩单拉满。小米汽车发售28天,已经销售锁单约75600辆,交付超5700辆车。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称:“小米汽车销售形势好得你都不敢相信!”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比雷军更有信心。当天,小鹏汽车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MONA,何小鹏放言:今年下半年,会比雷总的小米SU7有更好的销量。他对市场信心满满:中国新能源汽车不存在产能过剩。
小鹏飞行汽车。国是直通车 陈昊星 摄连不会开车的360创始人周鸿祎逛完北京车展也大呼:“大家的车都做得很好,今天国产车体验了一圈,我是见一辆爱一辆,现在只担心车牌不够。”
这边北京车展人声鼎沸,各家新能源车企争相“秀肌肉”,消费者更是摩拳擦掌。另一边的大洋彼岸却是“中国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市场”言论甚嚣尘上,矛头直指中国新能源产业。
中国供给需求全面发力
“产能过剩论”的主要观点认为,中国产能大大超出国内需求,也超过了全球市场的承受能力。
对此,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姜江表示,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紧紧迎合市场需求,不存在传统工业领域生产产品、形成库存、销售后再生产或销售积压导致产量过剩、产能过剩进而降价销售的问题。此外,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在产前就会对国内外市场需求数量、方向、品种等有精准的判断,因此并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近日接受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有失公允”。中国在绿色转型领域所形成的优势,是靠供给和需求层面同步发力取得的一个良性循环。
邢自强分析,从2015年以来,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形成的优势,不只是在供给端,更重要的是在国内的需求端。比如,中国在新增发电能力中更加重视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需求,如风能发电、光伏发电,这为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样,在推动消费者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中国也进行了极大的刺激与激励,使得民众更加倾向于使用电动车,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需支撑。
此次车展上,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接受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国内对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需求,新能源汽车比传统燃油车的体验要好、智能化程度要高、有大屏幕、软件很丰富,而且现在很多车型比燃油汽车还便宜。
张翔说,在海外市场,很多传统国际车企像丰田、大众,固守自己的燃油车核心技术,不愿意转型,这导致他们在新能源领域比较落后。但其实国外的消费者确实希望像中国的车主一样,能开一辆智能化程度很高的车、一辆节能的车。
张翔称,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说,汽车是一个国际化产品,应该自由流通,这不仅能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化,也能帮助国外的消费者能买到更便宜的汽车产品,同时推动整个产业发展进步,对于国内国外来说都是一个好事情。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靠的是真本事
事实上,一些有心人士抨击中国“产能过剩”,是因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新能源具有较高的产业竞争力,为其搞保护主义提供借口。
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形成的全球领先优势并非朝夕之功,而是长久累积下来的真本事,离不开早期规划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业内专家也点明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的真正所在。
一是庞大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并基于强大的工业基础,形成了健全的新能源产业链。
姜江举例称,新能源汽车已形成了从上游碳酸锂、锂电池隔膜等原料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和技术、到下游整车制造及充电桩、电池租赁、部件及整车回收等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全产业链条。
二是强大的科技创新。中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国新能源车企在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等方面深入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姜江提到,中国幅员辽阔,风光资源富集,持续升级的庞大工业体系、加快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庞大的人口规模等都是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强大拉动力。她认为,当前来自于内循环的巨大潜力还在释放中,市场空间拓展远未结束。
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了吗?
一段时间来,美西方不断渲染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中方也多次作出回应。
发改委:“出口商品多了就是产能过剩了”站不住脚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指出,把产能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认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产能过剩了,是站不住脚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需求具有全球性,各国的产能由其产业比较优势决定。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商务部:新能源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短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产能问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充分考虑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的现实情况,秉持客观、公正和科学立场。对新能源来说,从全球范围看,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短缺。新能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提供可负担的优质产能,对全球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海关总署:中国商品受欢迎靠的是创新和品质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称,不认为生产者价格下跌就意味着所谓“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跌往往与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更新迭代、生产商主动让利等多种因素有关。当前,企业通过不断研发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有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不断拓展了向下游让利的空间。中国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欢迎,靠的是创新和品质。
外交部:中国“产能过剩”论只是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是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塑造的,而不是靠政府补贴形成的。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只是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出口,只会造成多输的局面。世界并不需要中国减少产出,而是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产品来加快能源转型和消除贫困。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