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广泛参与 中轴线“朋友圈”扩大

发布时间:2024-11-30 12:52:21 来源: sp20241130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厅内,十六米长的中轴线沙盘,配以立体投影技术,展现北京中轴线之壮美。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厅内,十六米长的中轴线沙盘,配以立体投影技术,展现北京中轴线之壮美。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连日来,正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辉煌中轴”展览热度持续攀升。各地观众会聚展厅,在古今对话中,领略壮美中轴。

北京中轴线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从天真孩童到耄耋老人,他们感受着这条线的生生不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动人的中轴故事。

从寻记忆到读文化

“原来俯瞰中轴线是这种感觉!太壮观了!”在“辉煌中轴”展厅,一组巨型实景沙盘前,观众连连按下相机快门键。沙盘中,15处遗产构成要素悉数亮相,高低错落的古建、纵横交错的胡同街巷,立体呈现中轴“全景图”,配合投影技术,观众可以领略昼夜交替、四季轮转的中轴景象。

“来北京旅游的第一天,正好赶上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我特意预约到首博看展。”湖南观众倪彤是一名大三学生,她说,“细读展览中的文物史料,我对中轴线有了深刻的认识,被古人的智慧和浪漫深深折服。”

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观众在体验互动展项“我在中轴线上”前面排起了长队,“一步一景”打卡中轴线,和自己喜欢的景点合影。“我家原来就住在什刹海边,紧挨着中轴线。它在每一代人身上都留下了难忘的情感印记。”观众王先生牵着老伴儿,在“鼓楼”前合了个影,他说,“我在展览里看到了很多老物件,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景山公园的门票、1985年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晚会的入场券,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中轴记忆。”

不仅在首博,行走在北京中轴线上,太庙的“大庙中轴”、先农坛的“神仓历史文化展”、永定门的“邦国永定”……一场场展览各具特色,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保护理念推介给公众,引导更多人读懂这条最美轴线。

从受益者到守护者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过程中,公众参与是重要的一环。

北京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支持引导机制(试行)》,制定《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中轴线志愿者服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居民、社区和社会力量全民参与的遗产保护体系。

越来越多的人从受益者转变为守护者。

“得益于北京中轴线申遗,胡同、四合院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小时候的记忆没有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而遗失。”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白米社区居民张炜自发成为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到地安门外大街和钟鼓楼附近巡逻,他说,“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北京中轴线,希望更多外国朋友来领略这条古老轴线的魅力。”

84岁的齐吉祥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终身研究馆员。3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走进博物馆、学校、社区,讲解中轴线的历史文化知识。“北京中轴线是一本厚重的书,越读越有滋味:以故宫、景山为代表的皇家文化,天坛、太庙里隐藏的祭祀文化,钟鼓楼下的市井文化,都让我沉醉不已。”齐吉祥说,今年,自己有了一个新身份——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我会继续不遗余力地宣传中轴线知识,让更多人认识中轴线、爱上中轴线,自觉自愿地保护中轴线。”

从“亲密接触”到自信提升

随着申遗保护工作影响力不断扩大,公众与中轴线的“亲密接触”越来越多。

吸引41万人参加,报名作品累计近20万件,辐射人群超过2亿人次,联动百余家各类社会组织与机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已连续举办4届,在助力申遗的同时,也把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传进千家万户。

2022年,朝阳区人朝分实验学校学生杨天霖参加了一场关于中轴线的讲座,对中轴线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启动中轴线古建的星轨拍摄计划。“清华大学吕舟老师启发了我,让我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星空下的中轴线。”杨天霖说,周末和假期的夜晚,他都泡在中轴线上,拍摄星轨勾勒出的瑰丽古建,“快门闪了7000多次,才完成了《星耀城辉》这组摄影作品。”凭借这组作品,杨天霖成功获得中轴线文创大赛青少年组摄影奖,他立志用镜头记录中轴线的更多“面貌”,让更多人感受“古都脊梁”的美。

“行走中轴线,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悟。”上学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生于畅和中小学生同上了一堂“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他们沿着中轴线探访古建、街巷,学习文化知识,记录胡同居民口述史。于畅说:“今后,我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书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篇章。”

在看中轴、听中轴、走中轴的过程中,公众的文化自信提升了。

翻看中轴线的“朋友圈”,有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也有人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他们共同连接起这条线的昨日、今时与未来。(李祺瑶)

(责编:彭晓玲、陈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