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5:46:04 来源: sp20241116
篆刻一方印章,分享声乐技巧,赏析经典影片……艺术类短视频的创作者们,为了做一期内容硬核、表达可亲的作品,钻研大量资料,梳理知识图谱,打磨呈现形式,如此才有干货满满、趣味横生的精品内容。透过这些短视频,更多的艺术故事、创意妙思被看见,更多的艺术好奇、知识渴望被点燃。短视频不仅短在篇幅,更短在与大众的距离,它以直观了然的方式架起了艺术走向大众、大众亲近艺术的一座座桥梁。
——编 者
面向大众 传播艺术
张朝霞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民总规模达10.92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53亿,占比超过96%。“量”的积累势必要求“质”的提升,经过10余年发展,短视频业态正在从自发走向自觉,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互联网平台积极谋求短视频业务的“升级换代”时,一系列艺术类短视频的涌现让人眼前一亮。艺术和审美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也是构筑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物质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的今天,人们对高品质的艺术熏陶和审美享受有了更突出的需求。开设短视频账号、入驻视频网站等,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职业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必修课”。如何面向大众做好艺术解码?艺术类短视频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带动短视频在人文底蕴、视听呈现、审美品格和传播效果等方面不断提升。
讲好艺术故事,做好艺术导赏。一批短视频创作者怀着“为大众导赏”的追求,瞄准人们的知识渴求和艺术渴求,通过视听语言的转译,带观众进入精妙的艺术世界。这类短视频的创作门槛较高,它要求创作者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和知识储备,能做到“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把艺术要领展现给观众,同时也要了解公众的内容诉求和审美旨趣,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传播意识和媒介技能。要言之,以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叙事讲好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故事,才是艺术短视频的“制胜法宝”。
知易行难。主打艺术普及的短视频虽然数量颇多,但好作品依然稀缺。在海量短视频中脱颖而出的,往往是不落窠臼、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作品。比如,有短视频博主以“一日一画”的方式,在美术普及上进行“垂类深耕”。其短视频作品中,既有丰富的艺术史论材料和独特的个人解读视角,也配合以艺术家故事、艺术品展示的动画混剪,别具特色的解说也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内容饱满、结构精巧、语言幽默,这样的短视频作品带给观众美妙的艺术鉴赏与认知体验,成为一堂堂有声有色的艺术课。
放大艺术之美,培育潜在受众。还有一类传播较广的短视频,主打艺术家艺术技巧的细节展现,让观众大饱眼福耳福,进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唢呐演员忘我的演出状态和超燃的演出现场,戏曲演员精致的服饰妆容和微妙的表情神态,书画家挥毫泼墨如云烟、笔走龙蛇若惊鸿的创作过程,都可以通过多机位镜头的推拉摇移在屏幕上获得“过程性”展示、“聚焦式”呈现。有的短视频采用片段集锦的方式,快速提炼、集中展示艺术精华,有的短视频借助影视化剪辑以及全息扫描、裸眼3D、虚拟场景等技术,放大艺术细节之美。短视频“精华版”“特别版”成为艺术作品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存在方式。
短视频平台也在整合专业艺术院团、院校和场馆资源,邀约更多艺术家参与到这场线上艺术竞技中来。许多之前少为人知的非遗民乐,如绛州鼓乐、独弦琴、四胡等,在视听光影的氛围营造中为大众所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主演孟庆旸,在短视频平台对舞剧片段“青绿腰”的表演进行示范教学。翘袖、前踏步、后折腰等绝美的“古风”舞姿,引发了网络上的“青绿腰挑战”二次创作热潮。
融入创意策划,丰富艺术场景。短视频是一门创意制胜的艺术,也是场景化叙事的艺术。许多艺术类短视频通过创意手段,让寻常的艺术形式绽放不一样的火花,让熟识的场景焕发不一样的光彩,实现了普通人与艺术的“会心相遇”。有的艺术家擅长“画景合一”的写实风景技法。从故宫、圆明园等著名景点,到公园、街区等随机场景,艺术家先用画板遮住自然风景的一角,接着以超强的拟真色彩“丝毫不差”地将这个缺角“补”了回去,于是画板等遮蔽物神奇地“消失”了。相关短视频作品累计播放量高达6亿,网友的留言里满是惊叹。类似这样的短视频创意还有很多。创作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高质量、高频次复现中,展现自己的艺术构思与艺术技法,强化观众的审美认知和沉浸式体验,带动艺术作品广泛传播。
艺术类短视频通过生产、传播和接受等多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艺术家、艺术组织、社交媒体和网络用户等的共同努力,正在逐步形成艺术形态和审美质素相对稳定的视听类型。当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不再追求过度奇观化,也抵制住营销“噱头”的诱惑,相信艺术类短视频会进入静水流深的“降噪升格”阶段。面向大众做好艺术解码,也会有更多富有特色的短视频佳作问世。
(作者为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连接生活 深耕美育
郑焕钊
随着手指在屏幕上下划刷,人们不期然间与各种艺术相遇:欣赏完民乐演奏家的表演,再品鉴青年美术家的国画,顺便看看评论区网友的各种评论,接着听听世界艺术趣味解读……短视频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深入,不仅催生了新的文艺样态,更造就了大众艺术普及和互联网美育的崭新平台。通过各类短视频接近艺术、体验美感,甚至进行艺术审美创造,已成为今天人们文化生活的日常。
艺术类短视频创作与传播为什么火热?这一方面是人们高涨的艺术热情拉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得益于人才与媒介的双向赋能。短视频平台上,聚集了音乐、舞蹈、绘画、影视、书法、戏曲等各艺术领域的相关人才。他们当中既有艺术家,也有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既有网红博主,也有大批艺术爱好者。短视频以其突出的媒介与技术优势,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生活的距离。不同于文字的抽象和图片的单一,短视频的动态性、可视化和参与感,让艺术变得灵动起来,增强了艺术普及的成效。与此同时,算法对“内容—受众”供需的精准匹配,让再小众的艺术也能找到其目标受众,有效优化了艺术与受众的生产供给机制。多重因素叠加之下,艺术类短视频创作队伍不断壮大,用户群体日益多元,不仅显著推动了艺术普及,而且打开了互联网美育的新空间。
区别于传统美育,短视频平台上的艺术普及集中体现了艺术的生活化与生活的艺术化,是一种艺术与生活高度融合的公共美育。它们注重在当代生活与艺术时空的多维度交互中,展现艺术之美的多重意蕴,探索艺术浸润人心的多重可能。
许多艺术博主擅长把艺术导览、作品解读置于丰富的生活叙事和日常情境中,创造性地呈现艺术作品的创作语境和艺术家生平故事,以别致的切入点品读艺术魅力。如从明代张翀的绘画《蓬山遇辇图》中发现车辇、车轮造型的特殊,由此剖析画家的匠心独运,阐释中国画的想象力。再如,将毕加索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形成,置于他成长和感情的传奇经历中讲解,对艺术进行生活还原,褪去其神秘的面纱,让它们以一种亲切的面貌与观众会面,让观众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联。这些短视频往往通过风格化的艺术图像、幽默诙谐的解说词以及充满喜剧效果的声音和剪辑等元素,让观众在欢乐有趣中接受艺术知识,获得审美认知。短视频美育不仅成为学校美育的有力补充,更助力中华美学的传承和传播。人们在对京剧、昆曲、苏绣、油纸伞等短视频的“惊鸿一瞥”中,惊叹于中华美学的丰厚意蕴和当代价值。
记录和表达生活之美是短视频平台的标志性特色,也是其受到人们喜爱和参与的重要原因。借助平台多样的模板和便捷的剪辑工具,短视频以艺术化的方式记录和表达生活,把日常的“油盐酱醋”变为“雪月风花”,为平淡的日常赋予诗情画意。在田间地头上演的巧借日常物件和生活废料的时装秀,老年大学里边学边练边讨论、欢声笑语不断的合唱课,从逛花市、挑花买花到剪枝修叶、精心搭配、布景拍照的行进式插花艺术教学……短视频里呈现的这些多彩瞬间,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日常生活里无所不在的美,培育观众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分享美的能力,更以便捷的互动分享和广泛传播,激发人们进行美的创造的热情。在技术赋能下,短视频打破艺术创造的专业门槛限制,让普通人成为美的生产传播主体。
从为艺术普及提供平台,到扶持优质艺术内容创作者,再到与专业艺术场馆开展长期合作,探索展览数字化等多元艺术实践,可以看到短视频平台在推动艺术普惠、推进全民美育上持续发力。一方面,艺术类短视频的蓬勃发展升级了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态,提升和丰富了短视频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专业艺术院校、艺术机构、艺术场馆等的进驻,也壮大了艺术类短视频的创作主体,推动着作品样貌和产品形态的迭代创新。
在看到短视频拉近观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推动艺术普及与全民美育的同时,也要警惕算法带来的“审美茧房”现象,商业变现催生的急功近利倾向,以及模板化生产带来的同质化、单一化趋势。过于生活化的表达,还导致一些艺术类视频审美品格的缺失。如何平衡生活化表达与审美品格,构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美育生态,是短视频艺术和互联网美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30日 2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