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3:08:05 来源: sp20241130
龙腾贺岁 平安喜庆
本报记者 陈 然
贴春联、挂灯笼、逛年宵市场……进入农历腊月,春节便牵动着香港市民最朴实温馨的情愫。为迎接农历甲辰龙年,家家户户忙碌起来。
逛花市是香港的传统年俗,寄托着香港市民的美好期盼。在位于香港旺角花墟的缤纷园艺花店里,电话响个不停、订购单成沓摞起、店员忙前忙后招呼客人……“蝴蝶兰寓意‘花开富贵’、金橘象征‘大吉大利’、盆竹代表‘竹报平安’,这几款销量最好。”店员告诉记者。
“春节里,大家走亲访友、尽展笑颜,当然要多买些鲜艳的年花,锦上添花嘛!”顾客程小姐向记者展示购买的花卉,道出新春愿望,“祝愿全家人平安健康,香港活力满满、越来越好。”
逛街购物、置办年货,香港中环人头攒动。这里的特色年货琳琅满目、供销两旺,不仅有五香瓜子、香脆芋虾、笑口枣、米通等传统小吃,还有西班牙火腿、丹麦曲奇、新加坡咸蛋黄鱼皮等世界各地美食。“无论是家乡特产,还是新式口味,吃进嘴里都是幸福的味道。”一家连锁超市的负责人钟先生笑意盈盈地说。
在香港,盆菜寓意美好,年节时分不可或缺。不少香港市民早早开始选购食材,多家餐厅也推出盆菜外卖。“丰衣足食”“发财好市”“年年有余”……一个个美好祝福蕴含在美食之中,热腾腾的烟火气里,年味扑面而来。
新春将至,多家中小学、幼儿园举办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在保良局方谭远良(慈云山)幼儿园,小朋友们学习认识中国乐器,听老师讲“年兽”的故事;在东华三院李东海小学,孩子们参加“中华文化日”活动,学习捏面人、制作贺年福袋……孩子们兴趣盎然,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往来更加便利,很多内地游客专程来香港过春节,又添一份喜庆和热闹。在西九文化区,日日上演的文艺表演精彩纷呈,湾仔利东街挂满大红灯笼,洋溢着浓浓的新春气氛。
对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彭耀佳而言,这是一年中最忙的日子。“时隔5年,香港将再度举办新春花车巡游。”他兴奋地向记者介绍,2024年“新春国际汇演之夜”活动以“龙腾香港贺新岁”为主题,参与汇演的花车以“龙”为主题,寓意“龙跃在港”,充分展现龙年新春的喜庆和活力,“香港万象更新、生机勃勃,期待新一年更胜从前。”
入夜,盏盏花灯在全港各区亮起,将这座城市装点一新。夜光龙、舞龙、彩绘龙等富有新春气氛的灯饰吸引不少人前来观赏。
“祝愿香港繁荣发展,事事如意、人人开心”“希望新年人财两旺、甜甜蜜蜜”……在铜锣湾时代广场的新春“花道”两旁,过往行人纷纷在许愿板写下新春祝福,祈愿龙年福到运来。
张灯结彩 暖意融融
富子梅 唐 佳
甲辰龙年临近,澳门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走在人气爆棚的新马路上,澳门邮政总局大楼外墙“祥龙献瑞 喜迎新春”的巨幅春联抓人眼球,大三巴牌坊、塔石广场的祥龙灯笼散发温暖光芒……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鲜花娇艳,盛装迎新春。
澳门的年味,主打一个“暖”字。暖的不仅仅是气温,融融暖意更体现在文化上、年俗里、人群中,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农历腊月十六过后,家家户户开始忙年。大扫除、逛花市、吃团年饭、守岁、祭祖……一环扣着一环。商家则更重视腊月二十八,因为“二十八”在粤语里与“易发”谐音,老板们会在这一天犒赏员工、答谢主顾,为大家准备大大小小的利是红包。
作为“美食之都”,澳门年味的主角是年糕。“年糕寓意年年高,亲朋之间会互送年糕作为节礼。”在酒楼工作的郭先生说,“今年团年饭和春茗聚会的订单很火爆,预订电话响个不停。”郭先生乐观预计,随着来澳旅游人士络绎不绝,春节期间的生意肯定好做。
“挥春(春联)是必须要有的,鲜花、金橘也不可或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黄先生说,在粤语里,“花”与“发”相近、“橘”与“吉”类似,都是图吉利。
春节来临之际,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举办四场“2024年龙腾飞舞庆丰年·喜迎廿五展新篇——‘有礼生活庆万家’”迎春贺年活动,澳门书法家以及第二十八届青少年学生书法比赛获奖者现场挥毫写挥春;澳门妇联吉祥物“维维”化身“小龙女”,为会员们送上红彤彤的福字、金灿灿的“龙腾虎跃 家庭美满”挥春大礼包……
腊月里,画家邓女士买了两盆蝴蝶兰。记者受邀走进她家里,墙上、桌上、地板上都是画与花,淡雅秀丽、亭亭玉立,满屋一派春日气息。“过年就是过心情,要热闹、图吉祥、祝美好,一盆花、一幅画都能点亮新春。”邓女士说。
“我心目中的年味就是舞龙醒狮,那生动热闹的场景最令人难忘。”澳门女婿陈先生告诉记者,每年春节逛花市、吃年饭、放爆竹,都会为澳门的年俗文化感到骄傲。
“庆祝农历新年,舞龙是看家绝活。今年的花车巡游有百米金龙、荷花龙、彩带龙等,从大三巴牌坊出发,途经议事亭前地、西湾湖广场、大赛车博物馆等地,在龙腾舞跃中祈求平安、增添吉祥。”澳门罗梁体育总会理事长潘敬文说,为了参与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举办的“欢乐春节——2024年龙腾舞跃贺新春”社区巡演,队员们正在紧张排练。
“很多朋友相约来澳门,准备在爆竹声中除旧岁。”陈先生说。除夕之夜,澳门特区政府将划出特定区域,供市民和游客燃放爆竹烟花。大年初一开始,花车巡游、烟花汇演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也将轮番登场,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文化盛宴。
四海同春 共迎佳节
本报记者 孙天霖
“才进腊月没几天,年味就已经很浓啦!”接受记者采访时,泰国华侨吴炳林刚从曼谷唐人街回到家中。“红灯笼高高挂起,福字、对联、祥龙装饰品满街可见,各种中国春节传统小吃应有尽有,当地的舞龙舞狮队也开始排练,一派喜气洋洋!”吴炳林感慨,“一到春节,曼谷唐人街就吸引泰国各地很多民众专程前来体验中国年。”
四海同春,共迎佳节。
在美国旧金山,农历新年大游行活动让旅居旧金山湾区的于丽娜尤其期待。“来自全美各地的数十辆花车参加巡游,当地政府官员也积极参与,舞龙舞狮、中国武术、行进管乐团等各类表演十分吸睛,热闹非凡。”于丽娜说,浓浓年味温暖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心,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开来,“当地中文学校教孩子们制作红灯笼、举办联欢会,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春节的魅力。”
日前,费城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在美国费城金梅尔表演艺术中心举行。喜庆欢快的《春节序曲》、京剧曲牌《夜深沉》、钢琴协奏曲《二黄》等勾起了在美华侨华人的思乡之情,也激发了当地民众对中国音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当晚的音乐盛宴以一首《茉莉花》收尾,这首传统的中国民歌被用在歌剧《图兰朵》中,其象征的美丽、爱与希望引发了全场观众共鸣。
伴随着阵阵锣鼓声,扭秧歌大联欢精彩上演……每逢春节,身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孙想录都会回忆起在甘肃老家过春节的情景。当下,南非华人社区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各类新春欢庆活动,孙想录也积极参与其中。“每年春节期间,当地华侨社团都会举办庆新春庙会,琳琅满目的美食摊位、精彩绝伦的民间歌舞都能吸引许多南非当地民众参与,让当地民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孙想录自豪地说,身边的南非朋友都对今年的活动翘首以盼。
“目前,悉尼的许多华人社团已经发布了举办龙年春节庆祝活动的预告,到时一定会非常热闹!”旅居澳大利亚的任传功说。多年来,他常受邀参加华人社团及同乡会、商业协会举办的春节庆祝活动,每次都会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而感到自豪。
“如今,春节正在不断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热情拥抱春节,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作为一名旅居海外的华人,我深感自豪与骄傲!”任传功说。
传承年俗 接福纳祥
本报记者 程 龙
选一副春联,挑几样海鲜干货,再买一些走亲访友所需的伴手礼……许多台湾人的春节,从逛一次“年货大街”开始。
古朴的老街装扮一新,各色灯笼高高挂起,小摊上叫卖声此起彼伏,前来采买年货的人群摩肩接踵——位于台北大桥南边的迪化街,是台湾最大的南北货集散地,每年都会举办“年货大街”活动,热闹非凡。
生长在台南的林承铎非常怀念儿时过年的氛围,“穿新衣、领红包、买玩具,这是最快乐的!”
长大后到北京求学、留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又与浙江籍太太组成两岸婚姻家庭,林承铎觉得非常幸运,“可以体验不同风格的春节。”“在北京,逛庙会氛围很好,就像是嘉年华;在浙江,亲朋好友轮流举办宴席,共庆新春;在台湾,年味最浓的地方要数庙会,还有小吃市集、民俗表演等。”林承铎说,海峡两岸的民俗一脉相承。今年,林承铎还是准备在家里做年菜,他采购了鱼圆、肉圆、河虾等食材,按照太太浙江老家习俗制作“钱塘三鲜”,“希望孩子们参与进来,感受传统年俗。”
用铁钉在奶粉罐上敲出一个个透光的洞,拴上铁丝,放入蜡烛,一个简易花灯就做成了——这是出生在台湾高雄的谢志传记忆中有趣的春节玩具,“小时候没有那么多样式的花灯,我们就提着自己做的花灯和小朋友到处逛,很好玩!”
“传统上,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都会回到老家,和家人一起围炉团聚。”如今,在台北工作的谢志传每年都会回老家陪老人过年。“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谢志传说,和大陆一样,台湾年夜饭的菜品也多有讲究,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年糕意味着“年年高升”,韭菜寓意“久久长长”,萝卜在闽南语中称为“菜头”,表示新的一年会有“好彩头”。
“长年菜”是台湾年夜饭桌上必备的一道菜。“‘长年菜’要整株下锅,吃的时候也不能切断,必须一口吃下,有长寿的寓意。”谢志传介绍,制作这道菜,各地使用的食材不一样,台湾北部及东部多用芥菜,台南、高雄及屏东等地多用带根的菠菜。芥菜因为入口带苦,但吃后回味甘美,也有苦尽甘来的意思。
“春节在两岸都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两岸同胞对新春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共同的。”谢志传说,这也彰显出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深厚渊源。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4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