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事

发布时间:2024-11-23 12:03:30 来源: sp20241123

  【事件】

  甘肃临夏——

  电影公益放映 点亮乡村之夜

  本报临夏电 (记者宋朝军)暮色渐起,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镇城北新村三社的文化广场上,四五十名村民陆续到来。大家搬着小马扎,一边闲聊,一边等着今晚的电影开始。

  村民周芷今年62岁,带着5岁的小孙子早早就到了。“看!大屏幕!”小孙子嘟着嘴,指着正在搭建的幕布,“咯咯咯”笑起来。来到文化广场看露天电影,已经成了周芷带孩子的新活动。

  村里看露天电影并非偶尔为之,而是在统一组织和服务下,成为当地日常活动。据悉,永靖县和甘肃省电影发行放映集团统筹组织,在全县各乡镇的村、社区开展电影公益放映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计划今年公益放映1800场次,目前已完成1200余场。

  公益放电影,村民爱看是关键。广场上,放映员李才玉正把3米长、2米高的幕布架起来,并调试好投影仪、音响。

  “每次放映前,我都会跟村民联系,让大家来‘点单’。”李才玉扯着电线,介绍着数字投影仪里的电影。《精武英雄》《平原游击队》《飞驰人生2》《万里归途》……几十部类型各异的电影都在选择范围内,李才玉对影片剧情也十分熟络。

  一场放映,不仅让村民欣赏了电影情节,还成了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每次放映前后,放映员都会穿插一些反诈宣传、趣味科普和非遗文化等主题的宣传片。电影公益放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理论宣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普法宣传等结合了起来。

  放映持续将近三个小时,村民们意犹未尽。李才玉一边把设备收拾到皮卡车上,一边和村民们讨论着下一次来的时间。

  “为了更合理地安排放映,我们会提前联系放映地,即使是再偏远的山村,我们都会到达。”李才玉介绍,永靖县共有7位放映员,每人今年预计都要放映近260场次。目前,全县已经实现了130多个村(居)全覆盖放映,观影人数超过3万人次。

 

  【短评】

  让文化惠民离群众更近

  宋朝军

  秋夜晚风习习,在村民们的注视下,一场场电影在永靖县的大小村庄里进行公益放映。看个露天电影不是难事,关键在于如何组织、协调,让这项文化惠民工程能够从时空距离、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上离村民更近,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

  要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送影片下乡进村,拉近时空距离。包括永靖县在内,临夏州普遍山多路曲,村庄分布较为分散,这给影片入村造成了困难。为此,当地通过与放映公司合作,全州精心组织60余支放映队。放映员的小皮卡、面包车时常行驶在各条山路上,2000多个放映点的群众都受益于此。这是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实现全民性与普及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生动体现。

  要从文化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让群众“点单”,拉近心理距离。技术在进步、电影更丰富,这意味着要想提高放映质量和上座率,必须更多倾听群众呼声。什么时候放?放哪些影片?文化惠民工程正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变。通过互联网、宣传栏和乡村大喇叭等,群众的观影需求可以提前沟通。同时,与时俱进学习数字电影放映技术,放映员的调配空间也更加灵活。群众更满意,这项文化服务就能具有持续性和长效性。

  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公益放映作用,拉近情感距离。通过“公益电影+”的放映新模式,临夏州电影放映和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民俗展演等主题活动相结合,不但扩大了公益放映的服务覆盖面,还提升了文化服务的配置效率。让群众来一次,就能获得生活、政策等不同类型的有效信息。

  公益放映有声有色,乡村夜色增光添彩。只有不断优化服务体验,让更多群众想看、爱看、看好,才能在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放映中赢得群众点赞。

(责编:薄晨棣、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