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重知识还要重体验

发布时间:2024-11-15 01:45:35 来源: sp20241115

原标题:文化传播重知识还要重体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世代积淀,承载着中华各族人民的智慧与文明成果,彰显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价值追求和民族精神,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华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文化传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重知识轻体验”。人们习惯于以文字、语言等形式进行知识输出,但是受制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文化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沉浸式体验”在文旅领域掀起热潮,这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参考价值。

事实上,“沉浸式体验”所彰显的文化传播逻辑古已有之。早在《后汉书·志·律历》中就已有“体知”的相关论述:“音不可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而关于“体知”思想的表述则更普遍、更久远。如《荀子·儒效》中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的论述,表明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通过身体实践与内心体悟来获得真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体”不但指代生物意义上的身体,而且涵盖更为广泛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悟。“知”则代表了知识、智慧和认知等深层体验,是理性思维的凝结与升华。“体知”是“体”与“知”二者的巧妙结合,强调通过身体的深度参与探寻真知。这种思维模式,不仅打破了纯粹理性认知的框架,更赋予了知识以生命的温度和情感的色彩,能够为文化传播提供一条更为有效的中国化路径,有助于实现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传播效果。

文化传播不能停留于知识的输出,而应当通过沉浸式体验、参与式经历、第一视角的经验等促进外在知识的内化,进而建构丰富而高阶的文化理解、文化评判。只有克服了身体工具化的狭隘,个体在文化接受过程中才能去除知识的抽象化,进而生成“身体智慧”。具体来说,文化传播既要重知识还要重体验。

一方面要优化传播内容和资源,形塑整体感知。传播内容是文化传播的核心。以往,不少文化交流活动尤其是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多是主题座谈、专场活动、团体或个人演出等,专题性、主题性的知识交流居多,缺乏体验上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体知”思想不仅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而且突出“闻之、见之、知之、行之”的层层递进,让传播对象经由“体感—体知—体悟”,形塑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感知。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为例,不妨将音乐文化置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语境下,聚焦礼乐文化、古琴文化、乐舞文化、民歌文化、戏曲文化等“大概念”,进行文艺作品、文化品牌、专题课程等资源开发。在此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准确呈现与清晰传递,又要关照接受者的学习、生活经验,由体验深化认识。

比如“礼乐文化”的传播,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受众解释、介绍何为“礼乐文化”。而按照“体知”思想的逻辑,不仅要系统梳理知识性内容,找准切入点,还要通过专题策划,让接受者经由具身体验而致思,进而达到行至,使文化有效内化为观者的实践“映像”。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参考沉浸式文旅、沉浸式演艺模式,打造礼乐文化相关体验项目:以礼乐文化中的“宴飨”礼为形式,按照《通典》的用乐仪程,分为“备乐—迎宾—乐宾—送宾”等步骤进行铺陈。每个环节不仅有礼乐常识,而且均有观众的深度参与。比如,备乐环节,观众可扮演“大司乐”等周代乐官,协助进行乐器摆放、音调矫正等工作;迎宾环节,宾客与主家相互“揖礼”;乐宾环节,宾客以钟、磬等乐器与乐团齐奏,感受“八音和鸣”;送宾环节,观众可共同吟唱乐曲,一层层揭开礼乐文化的“面纱”,感受中华礼乐文化之“神”、体悟中华传统文化之“道”。

另一方面要革新传播形式和手段,强调受众在场性。传播形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播效果。在文化交流活动中,传播者讲得天花乱坠,不如传播对象亲耳听一听,亲眼看一看,亲身体验一番。在形式上确保受众的参与,这是“体知”思想的主旨,也意味着在设计文化交流活动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强调交流情境的“在场”、交流内容的“参与”、交流过程的“体验”以及交流经验的“自发”。

这里以《诗经》《楚辞》等文学经典为例,人们习以为常的传播手段,通常是授课式、讲座式,有时还有朗诵等形式,主要是“我讲你听”的传统思路。这种方式,想让观众理解文学名篇背后的文化内涵显然并不容易。而“体知”思想所呈现的传播逻辑,强调受众的在场性和体验感,让他们深入文化生产的全过程,直观感受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比如,《诗经》《楚辞》中不仅保留着大量经典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信息、诗歌创作背景、音乐演绎场景等,可以精选其中的经典内容,通过艺术表演、音乐会等形式,采取沉浸式聆听、参与式表演等方法,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环境,再现文学经典的风貌,让观众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每年端午节期间,湖北秭归举办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中,各界人士吟诵屈原作品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会聚秭归的海内外观众无不为之震撼,那一词一句如钟鼓之声直击心灵;而农民诗人举办骚坛诗会,在山间、在田垄吟唱原创作品的场景,更让人亲眼见证屈原精神的代代相传,不禁感慨中华文脉之悠长。

当前,科技进步让“体知”思想在文化传播中的实践从可能变成现实。未来,我们应该继续深挖其深刻内涵,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红利,既重知识又重体验,助推中华文化发展与传播,不断拓展中华文化的话语体系边界。

(作者:王磊,系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