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5:52:01 来源: sp20241119
“夫孝,德之本也”。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关注老龄事业的发展,为营造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的社会氛围凝聚力量。
——编 者
完善保障,实现老有所养
袁千里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在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应有之举。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然而,老年人在家中跌倒的意外常有发生。为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河北省石家庄市通过政府补助、社区帮扶、专业机构支撑的方式积极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在改造中专业机构会按照“一户一案”“一人一策”的原则,进行卧室、浴室等基础项目改造,有条件的还可以加装“一键式呼救”等设备。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康复护理等多种需求,提升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可行性,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
前不久发布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相关流程及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完善居家养老设施,规范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让广大老年人的幸福安全更有保障,全社会都会因此受益。
丰富供给,促进老有所乐
原韬雄
不久前,笔者在陕西省西安市一老旧小区了解到,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差异明显,低龄老年人往往渴望更多的文娱活动,而高龄老年人则需要更多更精准的生活照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不仅是实现老有所乐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蕴藏着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
陪护机器人、跌倒报警器、多功能床椅等新产品,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更多保障;文化馆、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机构推出象棋、舞蹈、戏曲等文化活动,充实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养老生活。但也要看到,仍有一部分老年人难以跨过数字鸿沟,生活中容易遇到不便。数字化美好生活,不能落下银发群体,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不断推动适老化改造,才能扎扎实实提升养老生活品质,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畅通渠道,助力老有所为
翟钦奇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悦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几位老党员正带着一群小朋友学剪纸、玩游戏。充分发挥老党员的经验优势,开展各类服务群众的“暖心”项目,让老党员们有所为、社区群众有所获,这样的社区服务互利共赢有温度。
随着我国老年健康保障制度不断健全、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依然葆有为社会作贡献的强烈意愿。在广大乡村地区,许多退出农业生产一线的老年人活跃在基层议事、村民自治、矛盾化解的一线,为社会稳定与邻里和谐贡献着重要的力量。拥有充足的业余时间、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的还具备相当的知识技能,老年人可以为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作出不少贡献。
更好支持老年人老有所为,需要搭建好老年人服务社会的各类平台,畅通他们发光发热的渠道。让更多老年人有机会、有渠道发挥余热,他们的老年生活就能更加丰富多彩。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06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