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架起文明互鉴桥梁

发布时间:2024-11-21 22:56:40 来源: sp20241121

  连日来,联合国机构和多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中文日庆祝活动。图为在南非开普敦拍摄的“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艺术展”中文日主题活动现场。   弗雷德·巴克摄(新华社发)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日前在伦敦举办“汉字演变”主题展览和“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开幕式。图为一名女子在展览上学写汉字。   新华社记者 李 颖摄

  日前,孩子们在博茨瓦纳哈博罗内举行的中文日庆祝活动上展示汉字和收到的礼品。   策基索·特巴洛摄(新华社发)

  2024年“国际中文日”活动日前在北京语言大学启动。图为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展示自己穿戏服的样子。   郑立博摄

  日前,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的中文日庆祝活动上,演员演唱中文歌曲。   哈里·马哈尔詹摄(新华社发)

  为庆祝“中文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奥坎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书法体验课、剪纸创意坊等活动。   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供图

  为庆祝“中文日”,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快乐学中文”活动。   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

  来华留学生穿上戏服感受京剧文化,在体验区观看茶艺表演……2024年“国际中文日”活动日前在北京语言大学启动,主题为“中文:架起文明互鉴桥梁”。

  

  “中文日”走出联合国

  时间回到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倡导并促进6种官方语言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其中,“中文日”定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今年4月迎来第15个“联合国中文日”。连日来,联合国机构和多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中文日庆祝活动现场,“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让众人着迷。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总干事班古拉表示,通过庆祝中文日,人们认识到丰富和传承中文这种世界语言的重要性。

  在埃及,为庆祝中文日,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中文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阿什拉夫·贾迈勒说:“我非常喜欢学习汉语。我也喜欢中国的文化,我梦想以后有机会去中国,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

  在拉脱维亚,作为中文日庆祝活动,汉语教材《盼达汉语》新书发布会在首都里加举行,这是首部用中文、拉脱维亚语、俄语、英语四种语言编写的拉脱维亚本土汉语教材。中国驻拉脱维亚大使唐松根说,《盼达汉语》是中拉两国师生合作编写本土化教材的有益尝试和重要成果,是中拉中文教育者的智慧结晶,将成为拉脱维亚朋友学习中文的新帮手。

  在南非,“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艺术展”中文日主题活动在开普敦拉开帷幕。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70余件甲骨文艺术作品,重点介绍了与甲骨文相关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南非西开普省文化体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两国人民继续“温故知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今年4月,也迎来第5个“国际中文日”。以“联合国中文日”为契机,从2020年起,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举办“国际中文日”活动,推动“中文日”逐渐走出联合国,成为全球中文大家庭共同的节日。短短几年,“国际中文日”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数据显示,“国际中文日”自2020年举办以来,中外有关各方秉持共办共享、互学互鉴的理念,累计合作举办活动3000多场次,参与和传播受众达8亿多人次,为各国民众了解中国、体验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新窗口,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增进理解搭建了一座新平台。

  海外学习者越来越多

  中文以丰富的信息量和优美的书写方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民众学习和使用。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项目,8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逾3000万。

  作为海外中文学习者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汉语桥”系列比赛已成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重要品牌,也从侧面映照出中文的魅力。

  来自美国的李晓雨是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在总决赛赛场上,她说:“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与汉语桥’并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和一场比赛的故事,更是一个文化传播者和一群喜爱汉语的‘老外’的故事。‘汉语桥’像一座桥梁,架起了此岸和彼岸。我的学生和我一样,学习中文、了解文化、爱上中国。”在李晓雨的眼中,学习中文改变了她的人生,“语言很神奇,会一门外语就可以有不同的朋友,可以经历很多新奇、有意思的事。所以我现在有很多中国朋友,也有很多美好的中国回忆,比如,在中国过春节、跟阿姨们跳广场舞、参加古筝比赛……这一切,都是我会说中文才能做到的事儿”。

  和李晓雨一样,“汉语桥”系列比赛的参赛选手,因学习中文让自己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数据显示,“汉语桥”中文比赛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累计吸引160多个国家160多万名青少年参加海外预赛,7000多名优秀选手应邀来华参加决赛,他们也成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在海外中文学习者中,因汉字而走进中文世界的学习者不少。天津英华实验学校的学生萨一心来自塔吉克斯坦,其汉字设计作品《雪》获得了2023“字在我心”汉字创意设计作品活动的群星奖。“汉字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充满创造感。汉字字形更是让人好奇,总想一探究竟。”萨一心进行汉字设计时,尝试将汉字的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希望能展示一种新颖、独特、富有艺术性的设计风格,让人们在欣赏汉字美的同时,感受到乐趣。“学习汉字不仅让我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和韵味,还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萨一心说。

  实用价值更加凸显

  中文之美让海外学习者动心,中文的实用价值则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开始行动。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曾撰文指出,中文国际应用的领域主要有三个,一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语言生活;二是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中文生活;三是国际会议、国际活动、国际学术刊物等的语言运用。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会中文成为就业的加分项,也催生了当地旅游、铁路等行业从业者学习中文的需求。

  “我曾到泰国旅游,选的是民宿。房主开口说中文,我瞬间被他流利的中文惊到了。”喜欢在世界各地旅游的王林,到过很多国家,“我自己的感受是,会中文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旅游行业从业者,这不仅体现在亚洲国家,也体现在欧美国家。异国他乡,突然遇到一个当地人和你说上几句中文,内心是很感动的。这大概就是语言的魅力——不仅是交流工具,而且是情感桥梁。”

  学习中文的需求反过来推动了各类“中文+”课程和培训。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科技孔子学院是一所科技型孔子学院,致力于培养懂汉语的科研及技术人才,并制订了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17年来,为多家中资企业的海外员工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助推产教融合;2024年中泰合作“中文+职业技能”电子商务项目精英培训班日前在泰国清迈举办,该培训班已连续举办4年……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中文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自2021年1月25日起,中文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此外,中文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的官方语言。

  助推文明交流互鉴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表示,语言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心灵的桥梁纽带,更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的语言之一,中文是促进文明对话的桥梁,也为多彩的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注入了活力。

  在“国际中文日”活动启动的当天,“汉语桥”海合会国家青年学生春令营开营仪式也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汉语桥”海合会国家青年学生春令营营员代表阿努德·阿尔·阿里说,今年是中国和阿联酋建交40周年,作为一名阿联酋青年,通过学习中文和参加“汉语桥”交流项目,了解到一个丰富多彩、立体全面的中国。未来将继续努力学好中文,为中阿友好贡献力量。

  阿努德·阿尔·阿里关于通过中文学习为中外人文交流贡献力量、增进友谊的想法是不少海外中文学习者的共识。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开发计划署副署长徐浩良表示,增进理解是加强合作的基础,而语言是交流互鉴的桥梁,希望更多的国际友人对中文感兴趣,并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增强国际合作贡献一份力量。

  在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从最初的4个年级87名学生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2个年级530余名学生。“我们发展的每一步足迹,都彰显中文在文明互鉴中的独特魅力。”该校国际中文教师王悦说。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022年,在太空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引用中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名句,表达在太空的所见与所想。太空中的中国诗句,不仅展现了中文和中国文化的魅力,还展现了文明交流的浪漫。

  在海外的不少城市,汉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除了唐人街和中餐厅,汉字还出现在都市黄金地段,出现在机场和流动的交通工具上,出现在博物馆和艺术展区中,甚至出现在设计的潮流元素中……

  中文作为交流的工具、中国文化的载体,架起助推文明互鉴的桥梁的案例越来越多,也将在未来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延伸阅读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新成果发布

  日前在京举行的“国际中文日”启动仪式上,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发布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和数字化建设领域的最新成果。

  此次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11个语种版)》,为适应各国开展本土化的国际中文教学需求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和有效的指导。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阅读分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也正式发布,进一步满足各国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该《标准》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与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为参照,力求为全球范围内的中文分级阅读提供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的指导体系。

  《标准》遵从科学性原则,以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结合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描述了全球中文阅读者阅读能力的典型特征。同时,遵从指导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国际化原则。

  《标准》依据读者年龄分为儿童阶段(5岁-12岁)、青少年阶段(12岁-18岁)和成人阶段(18岁以上)3个部分。每一个年龄段的“标准”均包括“读者特征”“读物特征”和“示例”三大板块,从认知过程、阅读行为、阅读策略维度描述读者特征,从语言、内容、形式维度描述读物特征,配以生动、直观的读物实例展示。

  “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上线中文联盟平台,将为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带来新的体验,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变革和线上线下高度融合。

  (于  荷)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