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3:49:50 来源: sp20241121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与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院士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李振声于1931年出生于淄博市周村区南谢村。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的李振声,与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李振声从北京中科院来到位于陕西杨凌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走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之路。1979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的说法,小偃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
1987年,李振声带领中科院400余名科技人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治理,6年时间实现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504.8亿斤。2003年,他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李振声曾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他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表示,今后“要在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大功夫,多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研成果,用科技造福亿万农民”。
(大众日报记者 贾瑞君 孙渤海)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从荣成乡村走出的战斗英雄
黄宗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1931年8月,黄宗德出生在荣成市寻山街道万石耩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1年,由于家里人多粮少,10岁的黄宗德只读了一年小学就辍学,在附近村庄给地主富农打工。因为年纪太小,干不了力气活,黄宗德只能干打驴草、放牛这样的小工活,每年的工钱只有“一双布鞋、二尺粗布和五升玉米”。
当时的荣成,已被日军侵占,日伪军经常下乡扫荡、抢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荣成人民奋起抗击日寇,年幼的黄宗德也加入了村里的儿童团。因为年纪小,不易引起敌人注意,黄宗德经常为党组织到附近村庄传递情报。
1948年10月,17岁的黄宗德入伍投身革命,成为胶东军区东海指挥部一名解放军战士,并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军旅生涯中,黄宗德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他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1986年12月,黄宗德离休。离休后的黄宗德离职不离党,退役不褪色,积极发挥余热,担任休养所党委副书记,协助休养所工作。闲暇时,他整理当年的战斗经历,关心教育后人。
(大众日报记者 陶相银)
“人民工匠”许振超——九破世界纪录的金牌工人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高级技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节约生产成本。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大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
1974年,二十多岁的许振超来到码头工作。“当时我们国家的码头已经开始机械化了,但是仅限于局部,基本上还是靠人拉肩扛。”许振超向记者回忆道,“当时码头本身吞吐能力有限,青岛港外面压着船,胶州湾都停满了。”
2000年,五十多岁的许振超参与了前湾集装箱码头的创业。“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在这样的自我要求下,2003年4月27日,许振超率领团队创造了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此后,许振超和他的团队又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青岛港集装箱作业效率连续9年保持马士基航运全球靠泊码头作业效率前列。“世界装卸效率最高的码头,就是这儿!”许振超说。
许振超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由他完成的“集装箱岸边智能操作系统”,在世界集装箱码头率先实现“无人桥板头”,该项目为集装箱码头行业首创,解决了集装箱桥板头作业人机交叉的风险问题。他带领团队打造的“48小时泊位预报、24小时确报”服务品牌,每年为船公司节约燃油1.26万吨,成为青岛港的又一金字招牌。
(大众日报记者 陈景郁 范薇 常青)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永不自满的中国法律史学奠基人
张晋藩1930年7月生,烟台龙口人,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法制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范式。他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是新中国首批法学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生百余人。
张晋藩坚守“不自满、不偷懒”的座右铭,专心治学,著作等身。他心系家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020年11月,张晋藩决定向烟台大学法学院捐资100万元,设立专门阅览室,并通过中华书局、法律出版社等,向烟台大学法学院捐赠了数批珍贵法学图书。该阅览室2021年底落成,烟台大学法学院将其命名为“张晋藩阅览室”,以表达对张晋藩先生的敬意和谢意。
2023年5月13日,“张晋藩阅览室”正式揭牌启用。在祝贺视频中,张晋藩深情回忆了先父“一旦行有余力,为家乡捐资助学”的心愿,并表示今后会继续支持阅览室建设,使阅览室能够在新时代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
“张晋藩阅览室”所藏图书以法律史学图书为基础,涵盖具有学术价值的法学各科书籍。以“张晋藩阅览室”为依托,烟台大学法学院着力加强中国法制史学科建设,充实研究力量。
“如今,‘张晋藩阅览室’已经成为烟大学子的精神家园,先生的精神也一直陪伴、激励着大家。”9月13日,烟台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振武表示。
(大众日报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孙艳)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