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体验激发农文旅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19 04:53:37 来源: sp20241119

原标题:劳动体验激发农文旅发展活力

2024年春季以来,各地乡村游迎来了最好的“窗口期”。江苏扬州的“全国花木名镇”丁伙镇推出了精品文旅路线,自制奶茶、石头作画、围炉煮茶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式文旅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山西大同的忘忧农场依托“黄花”这一特色资源,通过打造劳动教育、科普教育、生活美育实践课程体系,开展了系列主题研学活动,备受青少年和家长青睐;广西南宁马山县围绕蓝莓特色农业种植,推出蓝莓采摘、亲子体验等活动,盘活“蓝莓经济”,带动了农户增收。越来越多的乡村在发展特色农文旅项目中,打出农事体验、特色手工、亲子研学等组合牌,让游客由“消费者”变“生产者”,由“观光者”变“躬耕者”,由“漫游者”变“学习者”。一系列沉浸式劳动体验和教育项目,为本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春日活力和持久动能。

一段时间以来,农村题材短视频以及农村体验类综艺受到广泛欢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乡村慢生活的向往。农文旅的发展让短视频、综艺中的理想生活落地成为现实,而独特的劳动体验正在从不同维度激活农文旅。

通常的农文旅项目,发力点一般集中在“吃住游”上,满足游客悠闲生活和感官享受的需求;而劳动体验则往往给人带来更深刻的身体记忆和主观感受,能够满足游客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文旅+劳动+教育”,又进一步提高了游客的体验层级。比如各地推出的忘忧农场项目在劳动体验的基础上,又引入实践课程,不仅扩充了更广泛年龄层的受众群体,更让旅游变为游学,让被动牵引式游览变成主动学习式探究。

劳动体验带来的磁吸效应和客单黏性能够倍增农文旅项目的经济效益。乡村游不同于城市的观光游,主打的是体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在众多景点中的快速切换。沉浸式参与农事劳动,与山水田园亲密接触,让游客以“深游”促“慢游”,延长停留时间,使客单价实现乘数增长。此外,乡村经济与自然环境的深度绑定,使劳动体验的主题可以随时节转换,延长了农文旅项目的“繁荣期”。比如今年4月,第十五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开幕,围绕“陌上春华”“乡间夏夜”“田家秋收”“农家冬趣”构建四季活动主题,各式劳动体验活动贯穿全年,持续吸引游客打卡消费。

劳动体验能够丰盈农文旅项目的文化内涵。如今,乡村游的文化主题呈多元拓展趋势,不仅包含农耕文化、传统文化,还不断推广当地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乡愁文化等等。创意文化的涌现为农文旅项目提升了魅力,但要使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形成广泛的号召力,还需要有良好的互动体验与之呼应。劳动是置于一定场景之下的实践活动,这使得劳动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代入感,可以高效兼容多样文化内核,多维呈现各种特色文化符号。有了劳动体验的加持,可以让文化概念变成文化产品,让创意元素落地变现,同时还可以不断催生出新的旅游衍生品,壮大农文旅项目的业态品类和营收能力。

当然,农文旅项目中的劳动体验并非“花钱买罪受”,劳动与休闲不是截然相悖的,两者也可以互相支撑。投身乡村游的主要客源来自都市,化解城市喧嚣和忙碌带来的紧张与疲惫也就成了乡村旅游理应具备的功能。如何让久居城市的游客在乡村游中得到放松和休闲,就需要从惯常中寻找突破、从劳作中体会别趣,从付出中收获愉悦。春耕播种、果蔬采摘、郊野露营、路亚钓鱼、采茶制茶……种种乡村休闲活动,无非是用农事劳动来实现游客回归原野、纾解乡愁的愿景。而且,农事体验的“劳有所获”不仅有精神上的愉悦,还有物质上的兑现。当游客用自己的劳动收获农产品、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时,这种即时反馈的收获,大大提升了游客的“获得感”。

让劳动体验为农文旅项目注入新活力,需要以主题化带动差异化,实现错位发展。同一区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俗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聚合性,致使乡村游容易陷入同质化发展的窘境。各地乡村在整合自然景观资源、农业生产条件、乡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可以从劳动体验的多样性入手,提炼出具有独特文化调性的体验模式。例如:以“回归田园”为主题,可以从传统农耕体验切入,犁田、插秧、打谷、浇灌、施肥等让游客原汁原味体验传统农业生产活动;若以“绿色农业”为主题,可设置有机采摘、无土栽培、农机操作、智慧农场等现代农业体验项目,给游客新鲜的农业认知;若以“诗意生活”为主题,可以结合本地特色农业资源,推出炒茶、酿酒、刺绣、草编,制作竹器、果酱、蜜饯等体验活动,让游客融入返璞归真、自给自足的乡村慢生活。

以劳动体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要注重全链条品质提升。农文旅作为农业发展的一种新业态,以特色农业资源为禀赋,以创意文化为牵引,以劳动性的角色体验为带入,多角度、多层次满足游客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劳动体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建好上下游全链条,才能实现新兴农业、自然生态、观光旅游的产业联动和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多方面立体化发掘乡村游的潜力和价值,开发兼具娱乐性、参与性、教育性的旅游主题和旅游路线;需要在乡村生活的基础上,融入鲜活的文化创意,打造特色体验场景,创设乡村游特色品牌;需要做好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民宿品质,改进公共环境,完善接待服务,同步保护好当地的原本自然风貌和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失真”和“变味”。

总之,以劳动体验为脉络,系统规划、梳理、开发旅游产品,是创建优质农文旅项目的有益思路。以劳动体验为杠杆,能够盘活农村特色资源和闲置资源,提升农业、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放大乡村游的吸引力和吸金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作者:尉峰,系北方工业大学副研究员)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