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07:59:52 来源: sp20241127
“新农人”返乡挑起“金扁担”
——山东聊城青年返乡一线见闻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菜农老耿与儿子有过两场比试。比的啥?老耿拍拍口袋:“看谁赚得多,钱袋子更鼓呗!”
头一场,留村种菜的老耿赢了,儿子辞掉城里工作,回村跟着老爹盖棚种菜;过几年,再比试,输赢双方调了过儿,老耿冲儿子竖起大拇指。
两场比试的背后,经历了啥故事?近日,记者走进耿店村,听听菜农父子怎么讲。
“硬环境好了,人就愿意回乡了”
老耿大名耿遵良,年近花甲,大半辈子都在侍弄菜地。他给在外务工的儿子打电话,为的总是一件事:“回村种菜。”
儿子名叫耿付达,30岁出头,20来岁时赴苏州打工。前几年,接到父亲的来电,他态度坚决,撂下两字:“不回。”
不愿回耿店村有原因。一个鲁西小村,无水可依,无山可傍,只能围着土地打转。耿付达记得,老一辈种菜,用的是小土棚,光说通风,一张草苫子重80斤,早晨拉,晚上拽,汗珠子摔八瓣儿,却落不着几个钱。
老耿为啥要劝儿子回村?原来,如今种菜可谓挑起“金扁担”,农民腰包鼓起来了。
“无特色禀赋的村子要发展,激活土地是关键。”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说,前些年,村里将零散地块统一整合,确定了深耕蔬菜产业的路子,集中改扩建高标准蔬菜大棚,领着村民到寿光学习新技术。
告别小土棚,用上新大棚,老耿发现,种地变轻松了。大棚通风改用自动卷帘机,三四千斤重的棉被,一个按钮就搞定。浇水、施肥、播种,设备代替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效益却翻番。
既然是“香饽饽”,年轻人仍不愿回村,这是为啥?耿付达吐露心声:“农田设施跟不上,种大棚,得修路、通渠,样样都是麻烦事;基础设施也不行,不愿回村走土路、住瓦房。”
怎么改善?耿遵珠一一道来:“党支部牵头,修建农田设施。棚前路不好,村里给修整;水不淌,村里来开渠。硬环境好了,人就愿意回乡了。盖新楼、搬新房、建公园,村里环境大变样。”
老耿再打电话就硬气多了,又深知儿子在外闯荡不易,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2017年时便心生一计,儿子要强,那就来比一比:“谁赚得多,就听谁的。”
到年底,爷俩凑一块,一比收入,老耿咧嘴乐了:自己赚了9万元,儿子赚了6万多元。
“软环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
2018年,耿付达回村了,计划先建俩高标准大棚。可万事开头难,创业要本钱,又不想全靠父亲“支援”。于是,父子二人敲响耿遵珠家门。
老耿笑眯眯地开了腔:“俺听说,现在政策好,建大棚有低息贷款?”
以前,年轻人返乡创业,家庭积蓄是主要资金来源。2018年,聊城市为返乡青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茌平区设立返乡青年创业专项基金,耿店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资金互助会,解决青年贷款难。
耿付达顺利申请到20余万元。钱到账了,棚建好了,丰收季到了,望着绿油油的辣椒,耿付达心里甜滋滋的。第一年,成功回本;接续投资,一口气再建4个大棚。1个人、6个棚,搁以前他自个儿都不信:印象里,打理大棚太不易。
一难在育苗。小时候,个头不足锄头高,他就跟着父亲下地,佝着腰、拿着锨,平出一块地、撒上一把种子,辛苦不说,许多苗长着长着,叶子不支棱了。
二难在卖菜。天蒙蒙亮,他还在睡梦中,父亲就出发了,坐上拖拉机,驶出50多里地,到市里的批发市场卖菜;若不去,只能等菜贩子来收,价还被压得低。
“软环境好了,心才能留在村里。”耿遵珠说,党支部牵头创建了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逐个破解难题——产前育苗难,合作社建起育苗场,年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产中不懂技术,合作社统一来指导;产后卖菜难,村里建起绿冠蔬菜批发市场……
“现在打个电话,就能订苗;摘了辣椒,运到村头市场,车来车往,客户云集。从买苗到卖菜,不用出村都能解决!”耿付达直言:“多建几个棚,赚得还多哩。”
产业服务、生活服务越来越到位,留住了年轻人及其家庭。耿付达发现,村子渐渐有了“城镇范儿”:建起幼儿园、小学、卫生院和养老院,吸引银行、驾校来设点,从“一小”到“一老”,年轻人的家庭需求得到解决,安心留乡谋发展。
短短几年,耿付达年收入超过40万元,娶了媳妇、生了娃娃。老耿心里舒坦,拍拍儿子的肩:“早就喊你回村,幸亏听俺的。”
“市里把‘大学’开进村,后生都去听听课”
这一日,村里开大会,耿遵珠面露喜色:“市里把‘大学’开进村,后生都去听听课。”
耿付达一问才知道,耿店村这几年有百余名“新农人”返乡,村子年产蔬菜1.2万吨,创业园吸引周边400多人来打工。聊城市将耿店村经验铺开,全市各类乡村人才5万余人,成规模的返乡创业村庄20余个,便又在耿店村创建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授课内容涵盖田间技能、电商销售等。
学成归来,耿付达的大棚再升级,装上智能轨道“小火车”、自动换风机等新设备。老耿看了,摸着脑袋嘟囔:“这么现代化了?”
以前,耿付达总拿着本本,跟在父亲后边请教;现在,有时还要跟父亲辩论一二。有一次,父子俩就病虫害防治产生分歧。儿子说,专家提醒过,不能光打药;可老耿是“老把式”,不服气。俩人决定再比试比试。
丰收时,棚里的辣椒一对比,儿子种的明显“更俊”:看一眼,亮泽度高,颜色鲜绿;品一口,皮肉紧实,香味浓郁。这次谁赚得多?自然是小耿。“俺这一斤,能多卖两三毛。”耿付达颇得意。
小耿也渐成“老把式”,棚里常有人来请教新技术。老耿面上不说啥,可有时也钻进棚里,跟在后边看儿子跟人侃侃而谈。
今年,聊城市推广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听说评上后可享受职称补贴、接受技能培训,父子俩提交了申请。
夕阳染红天际,又是一日劳作结束。父子俩来到村头的鱼馆,点了几样下酒菜。
一杯酒下了肚,耿遵良咂咂嘴:“这次俺服输,种菜这事上你行了!”耿付达的脸红扑扑的:“爹,等职称评下来,再找机会比一比!”(本报记者 王比学 李蕊)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