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20:37:33 来源: sp20241130
马来西亚华侨华人深度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生活——
“把中马两国友谊世代传承下去”(侨界关注)
乘着“下南洋”的浪潮,华侨华人奔赴马来西亚各地,成为当地一支重要力量。马来西亚华侨华人传承着祖(籍)国的文化,在南洋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对马来西亚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马多领域合作更加紧密。近日,多项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的活动在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火热举办。华侨华人与马来西亚友人回顾友好历史,携手展望未来。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促进中国与马来西亚友好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同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不忘来路
马六甲市唐人街鸡场街一带,坐落着一座古朴寺庙,名为青云亭。青云亭至今已有350余年历史,长期扮演华人社区事务中心的角色。
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说,青云亭见证着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当地落地生根的历程,讲述着华侨华人在这片土地艰苦奋斗的故事。“青云亭久经沧桑,一直被华侨华人用心呵护。”青云亭是华侨华人团结协作的一个生动体现,时刻提示新一代华裔青年不忘来路。
华侨华人移民马来西亚古已有之,但大批量的迁移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马来西亚的华人先辈梯山航海,冒险南来,凭借智慧与奋斗,在陌生的环境中迎接挑战,为马来西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种族和睦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华侨华人是中马友谊与合作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张雅诰说,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既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坚持中华文化底色,又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生根发展,与其他族群的多元文化实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曾谈道,马来西亚华人在当地落地生根,把马来西亚当成自己的家园,对国家贡献良多。他说:“华人爱好和平,他们持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携手奋斗
在马来半岛东海岸线上,有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马东铁)工程项目。工地上,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们正在忙碌,他们皮肤被晒得黝黑、汗水淋漓。
马东铁项目被视为连通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陆上桥梁”。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日前表示,马东铁项目一旦结项,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它将把马来西亚东海岸一些欠发达的地区与西海岸连接起来”。在马东铁项目上的本地员工眼里,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们专业水平高,而且“很拼”。他们带来了新的机械设备和信息化系统,使工程更加安全、高效。
风景优美的马来西亚东海岸线上,坐落着一座宁静的小城——关丹。马中关丹产业园与中马钦州产业园一起,开创“两国双园”模式。园区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高楼、厂房鳞次栉比,马来西亚员工与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们为共同的目标携手奋斗。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马合作持续深化。多年来,越来越多华侨华人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马华公会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马中桥梁”的重要角色。马华公会在马来西亚各地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鼓励当地民众搭上经济发展快车。
命运与共
日前,中马建交50周年官方纪念标志发布。纪念标志灵感来源于马来西亚传统峇迪风格,以构成中马国旗的红、蓝、黄为底色,汇集中国的长城、大熊猫和马来西亚的双子塔、木槿花等两国代表性元素,凸显中马两国携手并肩、命运与共的友好关系。
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暨“家国情怀”文献艺术展近日在马来西亚槟城举办。展览策划人之一、中国广东省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叶雪嫦介绍,展览通过展出两国艺术家、大学生和少儿的艺术作品与多种文献资料,呈现粤、闽两地侨乡的风土乡情。中国广东省台山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理事长方光明说:“我们希望帮助大家回顾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的奋斗历史,展现乡情同源、乡音同宗、乡土同德、乡缘同心的美好画面,为中马人文交流搭建平台。”
爆竹声声,烟花灿灿。春节的鸡场街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舞龙舞狮团队齐聚古城老街,浩浩荡荡闹新春。一条全长近200米的“马中友谊祥龙”在老街和广场间穿梭,在锣鼓喧天与呐喊欢呼声里飞舞,所到之处,人潮沸腾。
这是一条“马中友谊祥龙”,也是一条“中华文化之龙”,它展现着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的思乡之情,也将广大华侨华人与马来西亚民众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50年来,马来西亚华侨华人深度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在不同岗位兢兢业业、贡献力量。“马中友谊祥龙”策划人颜天禄谈道,百米长龙需百人合力才能舞动,中马两国友谊的发展也需凝聚各方力量。“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将会继承优良传统,把中马两国友谊世代传承下去。”他说。
徐令缘 张岳怡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