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利奖首位中国籍获奖者薛其坤:停不下来的“711先生”

发布时间:2024-11-16 12:04:13 来源: sp20241116

  10月25日,薛其坤一下飞机就直奔清华大学物理系。在这里,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同时也是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获得者,要参加清华大学为他举办的一个小型交流会。

  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据悉,这是该奖自1953年授奖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薛其坤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什温·维什瓦纳特(Ashvin Vishwanath)共同凭借“对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开创性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奖。

  “现在我要关注团队年轻人的科研方向是否走偏。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也要分管很多行政工作。只要不睡觉的时候,都在工作。有时候一天只睡两个小时左右。”薛其坤笑称。

  此前,在媒体的报道中,薛其坤因长达20多年“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的工作习惯,被称为“711先生”。

  从2009年起,在薛其坤院士的带领下,团队开始向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起冲击。在近4年的时间里,团队生长和测量了超过1000个样品,最终实现了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目标。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编写的《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介绍》中,将此发现列为拓扑物质领域代表性的实验突破,得到了最权威的评价机构的高度认可。

  “我常说,要挑战国际上的权威,做科研需要持批判的态度,坚定自己的方向,才能把工作继续往前推进。”在薛其坤看来,科学研究需要长期扎扎实实地在每一步的攻关之中做到极致,这是开展高质量科学工作必须要具备的精神。

  目前,薛其坤团队还在攻克两个方向。一个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以及拓扑绝缘体的相关领域研究——这可能在未来被用于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电子学器件,解决一系列瓶颈问题。另一个是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人们仍然没有理解高温超导的机理,可以说这是个凝聚态物理学的世纪难题。我们的研究团队目前的一个重要科学目标就是高温超导机理”。

  好的科学直觉从何而来?这位“711先生”的答案是,“通过大量学习积累和实践才能拥有比较好的科学直觉,或者说科学品位”。薛其坤认为,在科研之中要养成辩证思维,通过长时间的科研,培养起对科研问题的直觉。

  他在现场多次提及团队的年轻人。薛其坤知道,哪怕团队里的学生读到了博士后,要在短时间内发表一篇论文也非常困难。但团队的年轻人和他一起坚持下来,让科研之中的新观点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初步验证。

  “不管是坐‘冷板凳’,还是‘热板凳’,长期坚持是一项重要的科研品质。”薛其坤说。

  薛其坤不断思考的是,目前科研评价体系还不能满足基础研究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让年轻人可以静下心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展开长期的科研探索。此外,他认为,当下要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打造高标准的教师队伍,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促进多学科的交叉合作,集中力量做好攻坚克难的项目。

  在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后,这位“711先生”马不停蹄地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调整了科研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南科大2035之问”,打造南科大“三大发展战略”,打造“专业+通识”“书院+院系”“科教+产教”培养机制。

  薛其坤说:“学校要把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塑造和培养体系打通,这样才能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回想过去多年的努力,获得巴克利奖让他更加体会到“天道酬勤”4个字的深刻含义。在薛其坤看来,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他和研究团队继续展开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尝试提高观测温度、推动实验成果进入应用领域;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解决下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形成一套更完善的人才发展模式,培养出更多能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人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李瑞璇 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29日01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