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5:12:54 来源: sp20241115
11月4日下午至5日上午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市、咸宁市
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
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和四邑村
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
视频:习近平在湖北考察调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两年前
2022年10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曾指出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在湖北
中国最早的年谱
中国最早的家书
中国最早的官员从政准则
中国最早的环保法令
……
这些都被记录在
湖北云梦睡虎地的
秦简简牍上
古圣先贤们的智慧之光
书写于竹木
讲述着穿越时空的故事
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智慧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根脉
这些小木片中
藏着中华文脉的密码
竹木无言,文字有意
简牍
勾勒出历史的“大事件”和“小细节”
让泱泱中华文明更加真切、鲜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挖掘和阐发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
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睡虎地墓地
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城西部
1975年11月至1976年1月
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了12座古墓
墓葬时代属于战国末到秦代
其中11号墓出土一千余枚竹简
4号墓出土两件木牍
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秦简牍
竹简大部分是
秦的法律和文书
其中
《秦律十八种》竹简
发现于墓主骨架右侧
共201枚
这类竹简每条律文末尾
都记有律名或律名的简称
整理者命名为“秦律十八种”
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的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
木牍
是出征士兵写给家人的书信
书写时间为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
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家书
信中讲述他们从军到淮阳
向家里问候和要布、钱等事
反映了秦统一六国战争中的一些情况
有助于了解当时的
家庭结构、军事制度和军事形势
这些简牍
为研究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历史
提供了前所未见的丰富史料
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一个
不间断传承发展的文明
中国共产党也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
汲取营养和智慧
云梦睡虎地秦简
包含了大量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前后的法律文献
其中的《秦简·田律》规定:
春二月
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林木
不准堵塞水道
夏月
不准烧草作为肥料
不准采摘刚发芽的植物
……
到七月才能解除禁令
从《秦简·田律》
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一脉相承、不断发扬
被牢牢刻进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
文明进程里
党的十九大
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首次写入党章
并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这是一个国家
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
更是中国共产党人
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
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见
2016年1月
在长江上游重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摆在压倒性位置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8年4月
在长江中游武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是要处理好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这不仅是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且是
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2020年11月
在长江下游南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绿色发展示范带
如今
长江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
水清岸绿
江豚逐浪
产业向新向绿
……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伴随着湖北生态绿色发展的脉搏
在长江回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的楚文化
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3年10月
出土于荆门市纪山镇
郭店一号战国楚墓楚简
向世人展示了儒、道圣哲
原汁原味的思想
如同先秦时期一个微缩的图书馆
其中
《太一生水》等篇章均为首次面世
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
“神州第一书”
目前出土的楚简
书写字数在十万字以上
其记载内容
则从各个方面反映楚人的
社会习俗、精神风貌和文化成就
文章中体现的“仁”“义”等观念
对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
湖北
是长江文明形成的关枢之地
是长江文化的汇集涵养之地
文脉悠远、底蕴深厚
6300余公里奔腾
5400多米跌宕
浩荡长江
孕育出羌藏文化、巴蜀文化、
滇黔文化、荆楚文化、
湖湘文化、赣皖文化、吴越文化等多元的
长江文化
包含荆楚文化在内的长江文化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层次的结构体系
它的“稻作文明”
对东亚乃至世界文明有深远影响
距今1万多年前
长江中游的先民率先开始
人工栽培水稻
长江“世界稻作之源”由此蕴生
屈家岭文化遗址等
验证着长江流域先民的生存足迹
千百年来
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
长江沿岸的劳动人民
发展完善了农业技术
围绕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
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
长江流域沿线
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
共同开发和建设了
长江流域的锦绣河山
从高山雪原蜿蜒至江南水乡
万里长江沿岸
各族人民迁徙往来、交流交融、亲如一家
长江文化精髓中
“互融互通、多元一体、命运与共”的文明观
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
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精神
简牍何以厚重?
能看见民族来时的路
能抵达远方牵挂的家
它开启华夏文明的写本时代
是纸张普及前
中华先民普遍使用的书写载体
从殷商到魏晋
在超过一千五百年的时间长河里
中华先民的文明创造与积累
大多由简牍记录并传承
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至今
简牍的作用尤为重要
翻阅简牍
如同打开了古代的“百科全书”
那些留在简牍上的文字
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
从简牍中探寻中华文脉密码
在历史中洞见未来
于继承中推陈出新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感染力
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必将为在新起点上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作出新的贡献
泱泱中华
历史何其悠久
文明何其博大
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
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
包容性、和平性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更有力地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来源:湖北发布、新华社、央视新闻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