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15:18:16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网 锡林郭勒8月26日电题:内蒙古马超联赛:体育赛事续写牧民和蒙古马的千年情谊
作者奥蓝
“千百年来,蒙古马磨炼出牧民的勇敢和坚毅,牧民从没想过把蒙古马的野性驯服掉。正是这样的完美结合,才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马文化和精彩刺激的马体育项目。”26日,贾美洋回顾一年来的比赛后说道。
贾美洋是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马超级联赛副裁判长。他出生于牧人家庭,退休前当过骑兵,也做过骑兵教练。
8月24日—25日,这场以蒙古马为主角、被牧民称为内蒙古马超的竞技盛宴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举行。经层层选拔,来自内蒙古各地的240名顶尖骑手骑着心爱的蒙古马一展英姿。比赛项目地域特色浓郁,有耐力赛、骑射、驯马、跑马拾哈达和走马等,参赛马匹必须为蒙古马,参赛选手超八成是牧民。
图为参赛的蒙古马骨折,牧民把腰带撕成条来固定伤处。奥蓝 摄这也是锡林郭勒盟自2023年11月启动蒙古马超级联赛以来的200余场比赛中,规格最高的一场。
巴根那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别里古台镇牧民,这次比赛,他和13岁的爱马赞登呼仁取得骑射比赛第八名。他告诉记者,赞登呼仁听话、勤恳,还能跑直线。“这样的‘老实孩子’,看着就喜欢、想疼惜。”
“现在草原上蒙古马的比赛很多、项目也丰富,夏天的那达慕更是一个接一个。赛道就在草原上,危险性会高一点,但民族文化氛围更浓郁。”来自通辽市科左后旗的参赛选手张宝龙,是跑马拾哈达和骑射比赛的冠军。他家里既种地也养马,同时还是一名专业运动员。
上个月,张宝龙刚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草原赛事的规格在变高。这次比赛还为参赛马办‘身份证’,以往只有专业大赛才有这样的要求。”
“能为蒙古马专门办比赛,不容易。”贾美洋告诉记者,这不仅是牧民竞技与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探索。“我们把以往人与马相处的生产生活场景,用马体育的方式来还原。这样的比赛,能让更多年轻人重新骑上马,和马交朋友,传承、保护、发展马文化,探寻致富新赛道。”
图为正在等待参加耐力赛的小骑手们。如今赛马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身影。奥蓝 摄“小时候天天都在骑马,就像长在马背上一样。如今条件好了,日常外出、放牧都是汽车和摩托,好像与马的距离越来越远。”巴根那对于蒙古马在生活中应用场景的减少,感触颇深。“除了草原上的那达慕和赛马比赛,我现在能骑马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但是,牧民对马的感情不会变。”巴根那家养着20多匹马,其中一半是蒙古马。“虽然改良马经济效益更好,但蒙古马不能不养。我们舍不得。”
“套马杆、马鞍子、蒙古袍、驯马技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这些文化如果仅靠书本和博物馆来传承,很难,也很悲哀。”贾美洋介绍,“蒙古马与牧民朝夕相处的感情基础和默契程度,还有自身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与比赛项目很契合。”
“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听到数百匹蒙古马飞奔的马蹄声,哒哒哒踏在心上,太震撼!”浙江游客顾梦洁和朋友自呼伦贝尔一路向南沉浸式草原游,偶遇此次蒙古马超级联赛,是他一个月旅程中最为惊喜的内容。“这样的文化独一无二,太喜欢了。”
牧民出去找羊迷失了方向,蒙古马会把他带回家;牧民在野外受伤了,蒙古马不离不弃……曾经,蒙古马是生产工具,是生活伴侣,更是心灵相交的好伙伴;如今,虽然养蒙古马的经济效益有限,蒙古马与牧民生产生活的交集也越来越少,但养蒙古马的牧民也不少。据统计,锡林郭勒盟当地有马26万匹,其中蒙古马约21万匹。
“让马背经济在新时代成为文旅发展重要引擎,有效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锡林郭勒盟盟长罗青表示,近年来当地已围绕精品赛事、文化旅游、品牌培育等方面开展多项工作。
官方资料显示,2023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已连续举办两届蒙古马超级联赛,参赛人数达8000余人次,吸引超3万游客到现场参加活动,直接带动旅游综合收入6000多万元。2024年,受马超联赛等活动拉动,锡林郭勒盟接待游客983万人次,同比增幅25%;国内游客总花费191亿元,同比增幅18%。(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