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2:46:15 来源: sp20241205
森林能源中心设计方案。
“丝路驿站”新能源公路交通驿站设计方案。
江南运河文化公园设计方案。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新时代新征程,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高水平融合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人类智慧、劳动和创造力的结晶,工程实践不仅是一种技术或科学的应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可以赋能工程,具有文化韵味、增加文化景观、丰富文化内涵的工程,也在助力书写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篇章。
近期,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联合主办,以“为世界塑造美”为主题的美丽中国工程实践创新案例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文化与工程的融合共兴、工程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蕴等展开讨论。本版今日摘编发言,以飨读者。
——编 者
赋能美丽中国 共建美好世界
宋海良
赋能美丽中国,共建美好世界。
现代工程之美,美在创新,美在绿色,美在数智,美在融合,美在人文。
矢志创新之美。工程建筑行业,在守正中传承文化根脉,在创新中汇聚时代精华。从白山黑水的新中国第一家电力设计院到天涯海角的海上风电,中国能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迈入新时代,中国能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压缩空气储能、高空风能、绿电绿氢绿氨绿甲醇一体化方案等关键领域加速突破,引领企业发生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革新,绘就新时代新业态新画卷。
共建绿色之美。工程建筑的生命力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筑与生态相得益彰。中国能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设计建造了湖南岳阳电厂、广东深圳东部环保电厂等一批“森林中的能源中心”,不断拓展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图景。迈入新时代,中国能建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全方位提升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绿色运营水平,引领工程建设向绿色低碳转型。
探寻数智之美。当前,数字技术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迈入新时代,中国能建全面推动数字智慧转型,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驱动企业改革发展,深入推动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创新迭代智慧电厂、智慧能源、智慧工地、智能装备等产品,为现代建筑业发展注入数字科技之美。
共享融合之美。融合之美,本质是“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内核是打破思维定式和固有壁垒。中国能建致力于推动行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要素共享、价值共生。迈入新时代,中国能建全面推动共享融合转型,大力推进产业间跨界融合、产业链内一体化融合、要素间交互融合、区域间协同融合,全面打造城市“七网融合”、产业“四大融合”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万物互联、百行相通、多业相融。
彰显人文之美。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明的见证、民族的记忆。中国能建在海南省儋州市设计建造的洋浦热电厂,其厂房外形设计就借鉴自黎族古老的民居船型屋,承载着“云海纵横、踏浪出征”的文化意蕴和美好祝福。迈入新时代,中国能建全面推动文化赋能,依托所属26家规划设计院和2万余名设计从业人员,引领工程规划设计将深层次的文化基因与新时代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彰显建筑行业的人文之美。
未来,中国能建将重点围绕创新之美、绿色之美、数智之美、融合之美、人文之美,推进美丽中国工程实践的创新创造,将“五美”不断转化为工程美、社会美、国家美、世界美。
(作者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让工程建筑更具美感
周文彰
30多年前从海南海口飞到香港,林立的高楼让我们一行人赞不绝口。那时,人们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看作城市最美的风景。后来,各地城市高楼越来越多,也越“长”越高,人们开始抱怨“千城一面”,并对建筑、对城市有了新的美学期待。
工程建筑起源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需要。实用功能,始终是工程建设的第一目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建筑技术的提升,大众对工程的审美需求不断增加,工程建筑也承担起审美功能。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今天,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工程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已经并驾齐驱,甚至在满足实用要求的基础上,美感成为设计方案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工程建筑美的设计理论早已为设计人员所掌握,但其所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理论。懂得美学和工程美学理论不一定能成为工程设计大师,正像懂得烹饪重在“色香味俱全”不一定能成为烹饪大师一样。这就需要文化赋能。
工程建筑本身就是文化,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赋能呢?这要从两个方面讲起:设计者的文化赋能和工程的文化赋能。前者是决定性的,后者是派生的;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前后两个“文化”所指有所不同。
设计者所需要的文化,大体是指人文素养、眼界视野、审美观念、知识结构、思维品质、领悟能力等。要设计美的工程,对设计者来说,工程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是必备基础,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广泛学习;要设计美的工程,对设计机构来说,工程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主力,但也远远不够,还需要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人才合作。
工程建筑所体现的文化,是指其所承载或象征的思想理念、价值内涵、民族风格、社会心理、地域特色、时尚潮流等。这些文化元素要通过工程外观、空间布局、实用功能等方面体现,通过材料选择、色彩组合、流线设计、施工工艺、细节处理等彰显。
显然,工程建筑文化是设计者赋予的,设计者综合文化素养的宽度和高度,关系着工程建筑的文化厚度和温度。所以,设计者的文化赋能是最重要的。我们要鼓励设计者解放思想、创新创造、施展才华、自由设计,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涌现更多优秀工程技术建设成果
韩子勇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图文并茂,系统总结了中华技艺技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幕幕工程技术的成果景象,徐徐展开现代文明的画卷。
前段时间,浙江省杭州市城郊高楼与麦田相辉映的短视频在网络走红,城市漂亮的天际线与麦芒荡漾的田野、现代文明与悠悠乡愁,勾勒出城乡和谐发展新画卷。高铁、大飞机、航母、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黑灯工厂、跨海大桥、风电机组、光伏电厂……越来越多的超级工程、大国重器、建设成果,彰显科技与物质力量的同时,也成为新时代的文化景观、旅游胜地。工程技术、建设实践驱动着建设美丽中国的“高铁”,风驰电掣、一路前行。
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卓越的工程建设成果,持久散发着美的光泽,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塑和精神注入,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涓涓渗入。物质世界的建设,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映射。中国式现代化,凝结和共筑着中国人的心灵、观念、审美与文化,呼唤着新时代的“天工开物”。
长城、大运河、故宫、坎儿井、古蜀道……今天的文化遗产,多是历史上的工程杰作。同样,新时代的优秀工程成果,既惠及当代,也会成为后人的文化遗产。新时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深度融合,日益彰显美好生活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今天,我们正在抒写新时代的“天工开物”,物质世界的文化芬芳日益浓郁,日益呈现出精神性和审美品格;同样,精神文化和艺术领域,也日益涌起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物质和精神,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工程美学的理论支撑
韩庆祥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此刻我们对文化的关注与投入,在未来会演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增长的新动力。顺应时代大势,打造有文化品位的工程,让文化与美成为工程的价值创造点,是现代工程建设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角看,“劳动创造了美”,劳动是美和艺术的真正来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一重大命题,认为劳动本身就是美,只有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才能真正证明自己是人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建筑本身就是凝聚人民群众劳动和智慧的伟大结晶,是记录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的符号载体,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美学、凝固的人类文明史。
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看,美表现为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思想。甲骨文中“美”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芽。值得注意的是,“美”与“善”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意味着“美”不是简单的艺术美学,而是“人的美学”。孟子对“美”下过一个定义,“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认为个体的人格同事物、自然一样都具有审美性质,并将人的道德修养分为了善、信、美等6个等级,肯定富有生命力的内在美,否定没有生命力的形式美。由此,关注“善”与“美”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成为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
从近现代美学视角看,美主要是从心理层面出发,强调艺术的非社会功利性审美特征。现代科学认为,人通过感性认识世界,从而产生理性;又通过理性重塑认知系统,赋予事物一定的感性意义,产生审美。因此,审美是认识的终极形态,由感性与理性融合而成。当求知需求发展到高级阶段,就进入了下一个层次——审美需求。这也解释了当今社会,为何工程建筑在满足功能性、实用性需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用工程为世界塑造美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唯有不断赓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不断挖掘历久弥新的中华精神意蕴,不断传播美美与共的中华价值追求,我们才能塑造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象,绘就人类文明美好新画卷。
(作者为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副教育长)
注重文脉传承 彰显审美意蕴
马明伟
现代大国工程在设计和建造上既要追求节能、环保、低碳、零碳的生态目标,更要注重文脉的传承、品位的展现和审美意蕴的彰显。
以工程“为世界塑造美”,既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又是深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从物质层面构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好家园,以生态理念引导工程设计与建造,“为世界塑造美”,有助于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和审美赋能工程设计与建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工程设计与建造回归功能彰显、文化体现、情感表达的本质属性,有助于全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顺应文化和审美的时代新呼唤,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国能建全面探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的新路径。我们先后为国内20余个省份、100余个县市编制电力能源高质量发展方案,在陆地综合能源大基地、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多个绿色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上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孵化开发了广西崇左、内蒙古乌兰察布等一批大型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中国能建坚持跨界融合、资源共享、价值共创思维,携手文化机构、艺术院校、企业、媒体等单位,共同构建工程“为世界塑造美”的跨界实践交流合作新机制,探索在工程实践中推进文脉传承,让文化与美成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工程产品的价值创造点,在大国重器中彰显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华人文之美。
作为跨国经营型企业,中国能建深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融进去”的“三步走”战略,坚持将中华文化要素深度融入海外工程项目实践,努力使海外承建的中国坝、中国路、中国桥等工程建筑,既体现中国技术、世界标准,又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审美意蕴。
(作者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国企党建研究院院长)
“美丽工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万 军
建设“美丽工程”,是新时代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工程建设是人类作用于自然、改变自然环境的具体行为,是迈向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必然环节,也将伴随美丽中国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贯彻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美丽中国建设意识与担当。
美丽中国建设至少包括3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形象地说就是“外美内丽气质好”。首先是外在形象好,也就是生态环境要好,天蓝地绿水清,城乡人居环境优美;二是内在品质要优良,发展要健康,实现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创新性强;三是制度和文化要好,思想观念、文化底蕴、管理制度、公众参与等符合生态文明要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能保障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提升。
“美丽工程”也应该具有这些特质。工程的外在形象要优美,注重加强工程的形象设计,提倡生态美学,注重形象整体和谐;内在质量要优良,要绿色低碳,在提高质量、控制成本、满足工程性能指标要求的同时,坚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程。机场、桥梁、水坝、能源、通信、场馆等工程设施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最小代价、最大程度支撑人类生产生活的效能。同时,管理制度、运营机制等要完善,在城市更新、乡村全面振兴等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生态友好,积淀人文底蕴,为美丽中国增色添彩。
此外,美丽中国建设也需要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通过实施协同降碳减污、环境品质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切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恢复、治理能力提升,将转型发展的潜力,转化成切切实实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美丽中国坚实支撑。这也需要各行各业强化统筹设计和项目组织,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与运营管理,打造美丽中国的硬基础、硬实力,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稳步变为美好现实。
(作者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美丽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共情 共创 共享
马浚诚
彰显城市文化品格、提升城市美誉度的艺术与设计,还承担着一个重要功能,即培养大众审美和创新精神。
艺术与设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增强生活的艺术性。在城市公共建筑中,艺术化设施将艺术带到公众日常生活中,赋予场景更多艺术价值。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文化艺术的融入,让交通枢纽成为展现中国形象和时代精神的门户。二是提升商业的体验性。在对线下商业空间差异性体验定位与升级改造中,艺术赋能成为实体商业转型的重要突破点。以消费者为中心,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商业体验,给受众提供独特的艺术体验空间,创造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的场景,是现代商业设施演变的重要趋势。三是展示文化的在地性。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艺术与设计往往与地域特征以及地方文化特点紧密相联。从这个角度看,“美丽工程”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滋养。
好的设计需要达到“共情、共创、共享”。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设计师的洞察力、整合力和执行力非常重要。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彩车设计中,我担任“当家作主”“绿水青山”等6辆彩车的主创。其中,“当家作主”彩车再现了旧版10元人民币上人民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的瞬间,令很多老同志热泪盈眶,这就是“共情”。这些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即“共创、共享”。
设计直面民生需求,也是展现不同文明审美取向的“窗口”。中国曾是世界的“时尚之都”,陶瓷、丝绸等都曾是当时的“潮流风向标”。今天,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能否再次向世界展示领先的“时尚文化”,关键要看我们培养的设计师。中国设计前景可期!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艺术力量
汪 莎
自2021年创办至今,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为愿景,回应高质量发展需求、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3年来,我们完成了3个网络的搭建。
一是实践网络。研究院专门成立团队,通过对各地近20年的相关实践进行调研,收集了2000余个美丽中国案例,形成了近500万字的读本,并建立了国内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研究院每年以100个文化艺术助力美丽中国的全新案例、100个各行各业的未来提案为主要内容,连续举办“大地之歌——美丽中国纪事”系列展览。通过展览与文献库,锻造一支有情怀、有经验的生力军,构成行动者网络,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二是思想网络。3年的调研工作中,我们深感理论对实践指导的重要性,因此举办了几十场线上线下论坛,有100名青年学者参与的演讲,有实践者在田间地头的现场讲述,也有专家学者的理论分享。去年,研究院举办了美丽中国行动感知主题书展,邀请27家出版机构与近百位作者参展。通过论坛与书展的沉淀,国内外艺术、科技、生态等领域的学者组成近百人的专家智库,形成美丽中国艺术实践的思想网络。
三是协作网络。美丽中国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与创新。今年,我们推出了美丽中国感知地图,将以线上感知地图的模式,通过地方提案与未来提案,打造一个双向奔赴的建设平台,不断丰富生态环境、生态美学、生态内容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促进形成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的美丽中国实践路径。
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投身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去实现自我价值和艺术价值。我们欣喜地看到,艺术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扎根中国大地、融入社会进程的“有为之学”。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9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