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8:51:11 来源: sp20241205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新华社评论员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出席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精辟论述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八个坚持”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只有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实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建设科技强国,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能力,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鼓励自由探索,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建设科技强国,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比翼齐飞,能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夯实基础、扭住关键、拓展途径,抓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建设科技强国,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要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构筑人才竞争优势。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建设科技强国,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进一步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我们就一定能同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