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5:42:33 来源: sp20241205
近年来,随着影视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舞剧、戏剧的影视化创作频繁出圈,如3D舞台艺术电影《白毛女》、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台纪录片越剧《新龙门客栈》等,引发了舞蹈、戏剧、电影等多领域艺术家的关注。影像不仅成为一种参与舞台艺术编创行为的创作性独特观察,而且还通过影视化的手段拓展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电影《只此青绿》作为一部改编自同名舞剧的电影作品,其影视化创作过程展现了许多值得探讨的亮点。
首先,电影在忠于舞剧原作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将舞蹈融入影像实践中,在电影中重新设置镜头与舞蹈之间关系,巧妙地运用影像特有的叙事手法和视觉语言,将舞剧中的情感线索、历史背景以及文化意蕴进行了更加细腻和深入的挖掘与展现。电影在保留舞剧核心精神的同时,通过镜头语言进一步丰富了故事的叙述和情感的表达。舞剧《只此青绿》展现出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过程,以及这幅传世名画背后的动人故事。与舞剧相比,电影在色彩运用、画面构图、音效处理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发挥,电影通过精美画面与震撼音效,将观众带入到似真似幻的宋代世界。尤为突出的是电影对于《千里江山图》的呈现,不论是画卷之徐徐展开,亦或是画卷中山峦河流、村庄田野等细节的极尽描绘,都令观者仿佛置身于这幅传世名画之中。
其次,电影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和时代精神,使得传统文化在保持其独特性的同时,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得舞剧电影的定义超越了记录舞蹈的界定,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舞蹈与影像、数字模拟等跨媒介交流的速度,也无时不在促励着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与交融。电影《只此青绿》突破了传统舞台表达的相对局限,通过摄像机与移动主体的复杂交织,突破舞台现场所被局限表达的内容,拍摄出在剧场肉眼所看不到的景象与画面、人物的神情变化与心理起伏等,同时也消解了传统舞台观看时由于座位视角的不同而感受不同的难题,延续了现场舞剧表演的时空长度与宽度,在新的技术环境中运用思维、想象力,重新定位和思考了舞蹈艺术在不同媒介下的多元视角呈现。
2021年舞剧《只此青绿》“破圈”,以舞蹈承载文化;2024年电影《只此青绿》由“破圈”到“融圈”,探寻“镜头—舞蹈”混合艺术形式的魅力与价值。希望未来的舞蹈电影,不仅能够体现不同类型舞蹈的美感,还能在现代传播语境下更敏锐地捕捉个体生命与社会的大众情感走向,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
(责编:徐玉涵、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