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3:04:37 来源: sp20241125
每逢过年,孩子们都能收到很多红包,这些红包要不要交给孩子支配?一些家庭也想借孩子收红包比较多的时期,对孩子施以“财商教育”,有没有更好的做法?从更高的高度看,要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如何培养?就上述话题,本期教育周刊邀请民主党派中的教育专家、经济学家,讲述他们的思考。
【孩子收到红包,给他们留半年花销】
(张捷:九三学社社员、经济学家、律师)
要不要把孩子在过年时收到的红包交给孩子自己支配?这是很多家庭面对的难题。曾经的情形是,发给孩子的红包,只是象征性地“归属”孩子一段时间后,就被父母以保管的名义收走“充公”了。张捷认为,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且保险,但可以处理得更有“智慧”。
“用新钞发红包”
在张捷看来,在给孩子发红包阶段,长辈就要花心思。
在数字支付大行其道的今天,“电子红包”越来越流行。曾经的现金红包渐渐消退在人们的记忆里,以至于人们常常感叹:现在,越来越多孩子已经不认识代表人民币币值的元、角、分了。
张捷称,这类“货币脱媒”现象对孩子的认知影响很大。当货币越来越数字化时,孩子经常会对金钱没有任何概念,而如果以纸币的形式发红包,孩子对钱币的重量、价值会有切身的感受。他还建议,用新钞装红包。“当孩子手拿崭新的纸币,可能因为舍不得花而更加珍惜。”另外,电子支付如今已经遍地开花,孩子想把这笔“大额资产”花出去,也不太容易。
孩子收到红包后如何处理?张捷认为,可以让孩子享受部分支配权。孩子可以利用这部分钱,买自己想要的物品,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在孩子获得支配权后,要注意引导孩子自主做计划,而不是任由他们无目的无节制地支取。
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一样,收到的红包大小也不一,在到底该留多少钱供孩子自由花销的问题上,有些家长犯了难。对此,张捷称,可以考虑留出半年的花销额。为什么是半年?“让孩子在另外的半年里有念想,体会到没钱花时的紧张感,不至于觉得大人给钱花是理所当然的。”
之所以主张给孩子纸币并限制他们的花销用度,张捷有他的考虑:如果钱存在孩子可以接触到的电子产品中,他们就可能将大笔钱用于玩电子游戏,还可能遭遇网络诈骗。他也提醒家长:“现在,有一些居心不良者专门算计孩子,甚至在孩子掌握大额金钱的时候,引诱他们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积小成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培养财商要“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
在财商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一些家庭借孩子过年集中收红包的时期,重点施以“财商教育”。但是,有的家庭将“赚大钱”“会理财”与“财商高”画等号,有些家长没有从孩子的爱好与特点出发,盲目地在孩子的“财商培养”上投入大量的热情。张捷列举了一系列他观察到的情形:有的家庭从小就非常注重让孩子“赚钱”,这些孩子的“财商”超前发展,甚至早早地就在同学中间做起了“大生意”,久而久之,他们在学习阶段的行为表现得功利而短视;有些孩子物质欲望低,对“赚钱之事”毫无兴趣,更不愿长大后从事相关的职业,但也被家长裹挟进“财商培养”的洪流里,痛苦不堪;还有一些孩子,名义上学习理财,但却将手里掌握的钱变成了与其他同学、朋友攀比、炫耀的工具……
因此,就孩子的“财商培养”而言,张捷认为,不能孤立地对待,也不要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他称,有必要让孩子从小意识到钱的重要性,但如果孩子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同时又把孩子教育得过于看重金钱,孩子就有可能因为金钱对他人特别苛刻,产生“为富不仁”的大问题。为此,家长要掌控好“度”,根据家中的财力帮助孩子找准边界,决定“松紧度”:“家中如果宽裕,就要让孩子多了解金钱之外的事件;如果家中经济条件紧张,要让他知道钱虽然重要,但并非万能。张捷称,“家庭要营造一种氛围,不要因为金钱,让孩子从小养成极端的性格。”
此外,对于多子女家庭,在金钱一事上还应该做到一碗水端平。张捷在新作《红楼财经传家》当中也谈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在王熙凤论娶亲花钱的时候,贾环的预算是三千两银子,而三春每个人都是五千两……贾环地位低,得不到应有的赞赏,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信都非常不利。”
【财商教育宜早不宜迟】
(张雷宝:浙江省政协委员,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大城市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孩子过年时收到的红包要不要交给孩子自己支配?张雷宝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传递理财观念是发红包的意义之一
张雷宝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家长可以考量两个因素,一是根据年龄看孩子是否有支配财富和金钱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红包的数额。
他称,一般而言,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支配金钱的能力,因此,在红包数额较大时,家长可以先代管;等孩子长大且能力提升后,家长可以让孩子掌控部分红包支配权。
张雷宝怀念儿时的经历,在小额人民币的使用过程中,金钱的形象和价值可感可知。时至今日,网上发红包的方式风靡大江南北,对孩子而言,金钱变得非常“抽象”,这不利于他们快速获得对钱币的具体认识。
张雷宝认为,红包是培养孩子财商的重要载体。家长通过发红包向孩子传递理财观念,进行财商教育,是发红包的意义之一。他建议,可以把装进红包里的钱币都“实体化”,让孩子知道每一张纸币上的数字有大小,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家长和孩子掌管的钱需要划出界线;金钱是应对未来风险的保障,需要提前储蓄;人们口袋里的财富从何而来;个人钱财的多少与幸福值没有必然联系。
在张雷宝看来,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他称,如何看待财富,拥有财富怎么去管理、支配,这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但却是目前素质教育中的短板和弱项。一个人的财商是他人生幸福与否的重要变量之一。财商跟智商、情商和逆商一样,应该在青少年阶段就开始抓,财商教育宜早不宜迟。“要培养孩子具备基本的经济学思维,不一定要求他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但要让他们知道一些经济学的基本观念,懂得劳有所获是幸福的。儿时所学的积极影响会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
张雷宝倡导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施以不同层级的财富教育。“我的孩子现在喜欢过年,喜欢买玩具,我们就让他自己去买,而不是帮他去买。同理类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做他能做的事情。”他称,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设定不同的教育场景,有助于帮助孩子逐渐构建财商能力体系。
给钱让孩子做家务?可能“激励不动了”
假期里,有家庭将生活场景设定为提升孩子财商的“课堂”。张雷宝很赞同,还提供了一些“好点子”,例如,可以鼓励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二手玩具,在小区里发起成立购物角进行交换或买卖;也可以鼓励孩子收拾一些家里家外的垃圾卖废品,挣零花钱……他认为,孩子通过组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树立和巩固劳有所得、劳有所获的财富观,从中找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张雷宝称,长期的财商“课堂”熏陶之后,带给孩子的正向激励是可以预测到的:当孩子在物质条件较好的时候,能积极运用财富、创造财富,不至于没有奋斗的动力;孩子遇到经济困难时,能直面问题,克服困难。
对于有些家长采用现金奖励的方式激发小孩做家务的热情,张雷宝认为这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鼓励孩子通过劳动付出获取一定的报酬,这可以看作财商教育的方式之一;但是,人生有些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能只以金钱来衡量。
张雷宝解释称,在孩子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之后,即使没有报酬,也应该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孩子要求自己付出的所有劳动都要用金钱衡量,会逐渐功利化,久而久之,他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更多,这种思维固化后,要想扭转也比较难。家长通过观察也可以发现,光靠金钱可能无法保持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即“光靠钱可能已经激励不动了”,这类现象体现在经济学领域,称为边际收益递减。
为此,张雷宝建议家长: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不要以金钱激励,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发扬奉献精神或履行法定义务、道德义务,而不是“不给钱就不干了”。
【压岁钱该怎么花?】
(邢春冰:民建北京市委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孩子之于一个家庭很像成年人之于一个社会,孩子应该有多少压岁钱,家长给他多少决策的自由,很像社会给一个人多少选择的自由一样。而且,儿时的经历能影响成年后的表现;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各方面能力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这其中就包括理性决策的能力、耐心、自控能力、风险态度等方面。教会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也是在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由此想来,压岁钱看似事小,却是不可等闲视之。
回到孩子压岁钱的问题,春节期间给小朋友们的压岁钱,应用得当可以给他们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如果家长给把压岁钱给孩子,并教导他们明智地使用这笔钱,相当于是给他们消费的决策权,他们可以选择消费多少,储蓄多少。玩具要不要今天买,游乐园要不要现在就去,还是说等到未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消费的时候也会学着量入为出,权衡取舍。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孩子们明智使用资源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也许就慢慢养成了。
花不掉的钱,家长可以帮着孩子一起打理。是放入存钱罐,还是放入银行储蓄,抑或是购买风险更高的理财产品?这是让孩子了解金融市场、感知利率、正确认识风险的好方式。
很早以前,有人用鸽子做实验。通过巧妙的设计实验,让鸽子在不同的消费之间做选择,它们的行为也可以表现得像消费者一样理性。近年来,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实验经济学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发现,青少年的行为可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理性。与同龄人相比,耐心的孩子无论学习还是身体素质都更胜一筹,长大后也会更成功。更为重要的是,耐心是可以培养的,这在小学生和高中生身上已经被实验证实。我们为什么不拿压岁钱也在孩子身上做做实验呢?
青少年时期也是风险态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孩子风险态度的形成也很重要。有些家长把压岁钱做投资理财,是让孩子感受风险,认识风险的很好的尝试。
如果孩子们手中没有钱,也就没有约束,他们想的只是“欲望清单”。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去和父母讨价还价,父母有时也不胜其烦。而如果明智的使用压岁钱,将其作为孩子的消费决策的预算约束,则不仅约束了孩子,也解放了家长,而对孩子的约束实际上是为他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给孩子多少压岁钱,孩子将压岁钱用于什么消费?家长既要给其自由,又要给予必要的监督和指导。
除了压岁钱,很多孩子也许还会有一笔劳务收入。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做家务、参与劳动,采用记工分给钱的方式,但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品质,不如说是在破坏他们爱劳动的内在动机。
我们让孩子去做家务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希望他们爱劳动,关心他人,金钱当然是一种手段,但其实我们应该有更高明更高尚的手段,让孩子感受到劳动本身的快乐,感受到关爱他人、关心他人的精神回报,这是我们应有的目的。关于金钱动机挤出内在动机的例子,在我们成人的世界中已经有很多了。比如,我们不单纯依靠金钱激励公众献血,不单纯依赖金钱激励军人保家卫国……
培养孩子的财商,教会他们克制欲望,明智选择,放眼长远是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处理压岁钱,如何让孩子更加明智的使用压岁钱,也应该是我们课程大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让孩子知道金钱和物质生活,只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一个方面,培养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关爱他人,承担责任,敢于冒险,奉献社会,这些才是更加重要的。(完)
(《中国新闻》报记者 张乐 作者 罗鲁峤 报道)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