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6:55:52 来源: sp20241201
中新网 运城5月24日电 题:山西万荣后土祠:大地情深 根脉传承
作者 高瑞峰 杨杰英
“汾阴后土祠(即今万荣后土祠)被誉为‘中华祖祠’‘海内祠庙之冠’,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9位皇帝曾24次亲临祭祀。”山西运城万荣后土祠文保所负责人谢杰介绍。23日,美国、意大利、法国、阿根廷、葡萄牙等多地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访万荣后土祠。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访万荣后土祠。武俊杰摄后土祠是中国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祗,总司土地之神。其源于先民对土地的崇拜和神化,先秦至清,后土信仰与祭祀见证着历史沧桑与文化传承,蕴含着一个农耕民族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万荣后土祠位于该县荣河镇庙前村,黄河、汾河在这里交汇融合,史称“脽上”(汾阴脽,今万荣县庙前村)的高崖,一座祠庙古建筑群煌煌其上。相传,轩辕黄帝于此扫地设坛,祭祀后土圣母。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访万荣后土祠。武俊杰摄“万荣后土祠建于汉武帝时期,属于皇家祠庙。”谢杰介绍,历史上,万荣后土祠多次被黄河淹毁。清代同治年间,当地知县戴儒珍将祠迁建于庙前村北,即现后土祠。
目前,万荣后土祠现存山门、并列戏台、献殿、享亭、正殿、秋风楼及东西五虎殿等建筑,祠内存宋真宗赵恒御制御书《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明代重刻金代《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庙像图石》碑和轩辕扫地碑、元刻汉武帝《秋风词》碑等。
万荣后土祠。武俊杰摄据《资治通鉴》记载,汉代时期,祭祀后土形成了制度,汉至宋,汾阴祭祀一直是与泰山封禅规格相当的祭祀活动。金元时期,由皇家祭祀转变为遣官祭祀;明清时期,皇家祭祀后土的仪式迁至北京地坛,万荣后土祠成为民间祭祀场所。
传统上,转为民间祭祀场所的万荣后土祠,由当地村庄联合举行祭祀仪式,主祭权各村庄轮流行使。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举行后土春、秋祭祀仪式,并举办春、秋庙会,周边地区香客、游客纷至。
民间后土祭祀,多为祈福求寿、消灾避祸、延续子嗣等,反映了民众朴素的生活愿望。“当地人信奉后土娘娘,有请愿、还愿的习俗。”谢杰说,庙会期间,祠内“品”形并列的戏台,连台唱庙戏,主要为“酬神戏”“许愿戏”,热闹非凡。
秋风楼是后土祠最为高大壮观的建筑,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汉武帝曾6次亲临此间祭祀后土,并留下千古绝唱《秋风辞》。秋风楼分三层,内部梁架与各层抱厦、围廊的梁枋联接成整体,下层斗拱三踩单昂,形制壮观劲秀。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访万荣后土祠。 武俊杰 摄一条古官道从秋风楼下穿过,即为张仪古道。这条官道古时为秦晋要道,传说,昔年张仪入秦拜相,走的便是此道。多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兴致颇浓,结伴走张仪古道,并与深深烙上历史文化印记的后土祠和秋风楼拍照留念。
按照民间习俗,后土神是滋生万物的土地神,万荣祠被认为是海内后土祠庙祖庙,是皇家祭祀后土之源。近几年,多有各界人士慕名而来,寻根问祖。
法国侨报副总编王萍表示,后土祭祀并不仅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更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土祭祀,这种古老的祭祀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传承。”(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