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0:15:44 来源: sp20241122
图为大口陶尊。 中国考古博物馆供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先民以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众多奇迹,陶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内,收藏着一件件陶尊、陶盘和陶罐,直观展现了伴随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中国陶器发展史。通过了解陶器的刻纹、样式和功能的演变,人们能更深入认识先人的生活习俗、审美取向和精神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常设展“文明起源”展厅,一件“大口尖底”的大型陶器单独陈列在展柜中,展柜四周是粗犷起伏的洞穴石壁,正上方刻着4个字:文明起源。这件备受关注的陶器名为大口陶尊,距今4800多年,陶器腹上部刻画的符号是其最为独特之处。
文字雏形
大口陶尊,是夹砂灰褐陶,形体厚重,通体饰斜篮纹,腹上部刻画一组符号,从上至下为“日、月、山”形。陶尊口径超过30厘米,高约60厘米。
1992年春季的一天,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的发掘工作正常进行。突然,一个探方中传出振奋人心的喊声:“快来看啊,这里出宝贝了!”顿时,大家纷纷撂下手中的活,兴冲冲地跑过去,将探方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随着进一步清理,它的真面目逐渐清晰,原来是一尊大型陶器。当它完全展现眼前,一组规则的刻画符号引人注目,有的像一轮太阳,有的像一弯新月,还有的仿佛是连绵起伏的群山。
尉迟寺遗址位于与苏、鲁、豫相邻的皖北地区,是淮河流域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比较典型的一处含有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堆积的新石器时代聚落。这里先后发掘出土7件带有刻画符号的大口陶尊,壁厚多在5—6厘米,重达25—30公斤,在当时是考古发掘的最大陶制品。大口陶尊上的类似符号在大汶口文化中多有发现,集中分布在山东莒县和安徽蒙城。
山东莒县和安徽蒙城相距近千里,然而,两地出土的大口陶尊无论是形状大小、壁的厚薄,还是刻画符号的位置和用力程度都高度相似。通过岩相鉴定分析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对两地出土的大口陶尊的矿物稀土元素及微结构等测试分析,两件器物均为在当地取土、烧制而成,出现相似性应该是文化传播的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尉迟寺古人很可能从山东迁徙而来,同时带来文化传统,制作出具有原生地文化风格的陶器,并在此延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30余例有类似刻画符号的大口陶尊。除“日、月、山”形之外,刻符多种多样,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认知,更展示出当时文明的发展程度。这些符号与殷商时期一些表意字非常接近,它们究竟是某种图腾族徽,还是对自然现象的抽象摹画,又或是古文字的雏形,目前学术界尚在探讨,但有一点已经成为共识:它加深了人们对中华文明源起的认知。
文字是人类的足迹。从5400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粘压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到5000年前古埃及人刻写在神庙石碑上的神文圣书,再到3300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创造的甲骨文,文字推动了历史,也记录了历史。在中国的考古资料中,距今八九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有意识的刻画,开启了文字创造的先河。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淮河流域的贾湖文化、双墩文化等,均铺设出以陶刻符号为特征的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通道。
陶制重器
带有刻画符号的大口陶尊是距今6300—45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制重器,制作如此大型的陶制器物,非少数人的短期之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中国制陶文明的发展程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们的先民于1万多年前发明陶器,从最初简单粗陋的小罐、小钵,到器型稳定多样、装饰绚丽多姿的彩陶,再到技术精湛、工艺高超的“蛋壳陶”黑陶,及至印纹硬陶、釉陶,直到瓷器诞生,陶器的起源与发展正是中华文明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见证。一部中国陶器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不断创新、连绵不绝的活态发展史。
应当说,陶器的发明源于实践需求,又不断发展创新应用于实践。随着环境变化、社会发展和技术成熟,陶器的形制和功能日趋多元复杂,各类陶器的不同组合形式日益丰富。仰韶文化半坡时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庙底沟时期的花瓣纹彩陶、汝州阎村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郑州大河村的彩陶双连壶、马家窑文化的人物舞蹈纹彩陶盆和陶寺文化的彩绘蟠龙纹陶盘等,这些中华大地不同地区先民创造出的代表器物都是时代的精品。从满天星斗到百川归海,它们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表征,也是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鲜明印证。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目前已知最早的陶塑是发现于今天捷克境内格拉维特文化的小雕像,距今2万多年;最古老的陶制容器是2012年发现于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其年代可追溯至1万多年前……世界各地区的先民们在陶器的发明、发展和利用上,贡献着各自的智慧。根据现有考古发现与研究,世界范围内有6个早期陶器发明中心——中国南方、中国北方、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西亚和北非。陶器的发明,为人类饮食方式带来变革,促进人类文明快速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文化史及科学技术史上的重大发明。
陶器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人类文明演进不断发展。走过万年历程,从陶器到瓷器,从实用器到工艺品,今天的陶瓷在实用性之外兼具多样性、艺术性、审美性,其中既有陶瓷茶具承载的茶文化,也有艺术陶瓷传递的审美情趣。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陶瓷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生活、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与友人闲坐喝茶品咖啡,与家人聚餐话家常,端起饭碗、放下茶杯,回眸万年前的一堆火,我们仿佛看见“陶”在熠熠生辉。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3日 17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