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0:36:49 来源: sp20241124
有人说,没有社团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
在高校,各类学生社团百花齐放、蓬勃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其中,军事类社团集结了众多“军迷”,有的发挥专业特长创作国防主题作品,有的依托学科优势开展军事研究和实践活动,有的组织社团成员开展国防体育运动……他们因共同的志趣聚到一起,学习军事知识、厚植家国情怀,在校内外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浓厚国防文化氛围,成为菁菁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本期,让我们走进3所高校,探寻军事类社团的建设发展之道。
四川美术学院军迷社——
镜头再现 艺术感召
新学期刚开学,四川美术学院军迷社社长鄢上竣就收到同学的微信,询问社团什么时候组织新的拍摄活动。很多同学都期待着他们创作的国防主题艺术写真和短视频作品。
据了解,该军迷社由学校热爱国防和军事文化的学生组成。2016年成立以来,已完成40余次国防主题拍摄,制作高质量作品千余份。
“摄影摄像作品具有很强的传播力、感染力,易于激发年轻人的崇军尚武热情。”军迷社创始人黄晖雄告诉记者,他学的是影视制作专业,看到一些社团拍摄动漫角色写真作品很受欢迎,这给了热爱国防的他很大启发:何不拍摄制作国防主题的作品,吸引更多人关心、支持国防建设!
于是,黄晖雄和军迷社最初的几名成员通过一系列摄影摄像作品展现官兵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的场景,吸引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国防和军队。在拍摄主题上,他们考虑同龄人的接受特点,结合时事热点进行选择。2021年,军迷社结合汶川地震13周年,拍摄了一组空降兵救援的主题写真,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成功“出圈”。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空降兵15勇士”在“三无”条件下从4999米高空盲跳,打开了救援通道。时隔多年,军迷社很多成员依旧记得当时看到新闻时的震撼。为致敬空降兵勇士,军迷社成员一起查阅资料,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艺术想象和后期制作,还原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救援场景,引发学校师生和广大网友强烈共鸣。
据了解,整个创作历时3个月,各个环节由社团成员分工完成。戏剧美术专业的同学负责场景布置,手工艺专业的同学参与道具制作,影视专业的同学负责拍摄和后期制作。拍摄工作在校外的一个停车场进行,受场地限制,参与拍摄的成员需要发挥想象力,在室内平地做出高空跳伞等动作。
退役复学大学生胡桃涌身姿挺拔、训练有素,不仅参与了拍摄,还担任动作指导。“一切都是为了让作品充分展现子弟兵的英勇形象。”胡桃涌说。
学习武器装备知识、彩排练习战术动作……每次拍摄前,成员们都会提前做好功课。“这辆道具装甲车是我们自己建模并参与制作的。”在社团活动室,负责道具设计和制作的军迷社原副社长黄齐白向记者介绍琳琅满目的道具,“我们对这些道具进行严格管理,非拍摄活动不允许外借。”
“服装道具是为了保证作品的真实性。作为美术学院的社团,我们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注重作品的艺术性。”鄢上竣介绍,他们根据抢险救灾、高原执勤等不同主题,选择丛林、山丘、厂房等不同地点,精心设计拍摄动作和画面构图,利用光线的明暗对比、色彩的深浅搭配等,赋予拍摄主体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意境。再加上后期的特效,一幅幅极具画面冲击力的写真作品便诞生了。
据了解,军迷社还积极开发国防主题互动游戏,举办国防教育主题展,吸引更多学生了解、热爱国防。目前,军迷社有成员近300人,很多年轻网友因为喜爱他们的作品成为“军迷”。(赵晓菡)
中北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
以老带新 接力钻研
3月,新的学期开启。中北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开始筹备学校一年一度的国防知识竞赛。
协会战略战术研究小组组长刘俊哲参与出题。“题目涉及军械常识、人防知识、军队传统、征兵政策等,学校军工历史和红色传统也是重要内容。”刘俊哲介绍,竞赛将于4月举行,是学校的一次大型国防教育活动。此外,他们还协助学校举办兵器装备设计大赛、兵棋推演大赛等竞赛活动。
“之所以能承担这么多任务,主要因为协会专业性强、会员多。”协会会长方向介绍,1999年,为了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10余名学生发起成立了这一协会。目前,协会已发展到300余名成员,是学校最大的军事类社团。
中北大学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对于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社团里能学到课堂以外的广泛知识,钻研感兴趣的课题;对于非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军事类社团是学习军事知识、体验军事技能的好地方。志同道合,结伴前行。社团成员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共同学习探索问题,互相交流切磋经验,资源共享,增长见识。
协会兵棋推演与作战仿真研究小组组长谢炜,是一名机械专业大二学生,因对兵棋推演感兴趣,大一时便加入了协会。“协会几乎每周都组织一次兵棋推演活动,由经验丰富的学长带教,我很快就跟着入门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在我对军事的了解更加深入,组织筹划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谢炜说,他一直有参军的意向,协会有不少成员参军入伍,通过和学长们的交流,他对从军之路更有信心了。
“老带新”是社团成员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学长传授经验,手把手教学,还留下宝贵的资料。在协会的活动室,有800余本历届成员“积攒”的书籍资料,成为协会成员的学习“宝库”。“我曾在旧书店买到一本1973年出版的《民兵反坦克教材》,当时很兴奋地和相关专业的同学一起研究,书就留在了协会。”谢炜介绍,这些资料有军事历史图册、装备操作手册、专业论文集等,都是并不多见的资料。
协会还为成员搭建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通过组织讨论交流、讲座竞赛、参观学习、装备操作等活动,丰富“第二课堂”。
“我们依托学校兵器学科专业优势,大力支持军事类社团建设发展。”中北大学武装部部长顾宁介绍,学校向协会成员开放兵器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轻武器、火炮、装甲车辆等陈列室,协会成员可以参观和进行操作。
为了满足协会成员深入研究的需要,协会成立了专业小组,包括陆战、空战、海战装备研究小组,以及无人装备研究小组等。
“组内的研究比较学术化,由于军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很多同学会跨组参加活动,小组之间也经常交流。”谢炜告诉笔者,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向他们开放,他们还可以优先参加相关科研团队。
据了解,中北大学现有10余个军事类社团,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去年,学校承担山西省兵员预征预储试点任务,从军事类社团中选拔学生进入国防后备人才训练营,积极为部队输送军事人才。(蔺玄晋)
西南林业大学军事爱好者协会——
模拟实战 健身励志
“一组突击至右前方掩体内,二组由房屋左侧秘密接近……”新学期伊始,西南林业大学国防体育运动训练基地“激战正酣”。来自该校军事爱好者协会的成员们脸上涂满油彩,“全副武装”,在学校“开学第一课”上进行模拟射击对抗表演。
该项目是协会拿手的国防体育运动项目,集实战性、趣味性为一体,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
“模拟射击对抗项目是协会10年前引进的。”协会指导老师李川说,“那时候,这个项目还是一个很新颖的形式,体验感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社团招新,扩大影响力。”
很多学生被这一项目吸引加入协会,退役复学大学生、林学专业大三学生陈杰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入学之初就加入了协会。参加对抗赛时,就像置身战场,当我拿起镭射枪,突破重重阻碍,在攻守中和队友一起战胜‘敌人’,那种团队协作带来的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陈杰说,参加协会组织的国防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强身健体,还增长国防知识,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为他大一时参军入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协会现有成员83人,其中有一支“明星”队伍——西林狼战队。战队由协会中的一批体能强、耐力好、懂战术的成员组成。组建以来,他们活跃于云南省各级各类国防体育运动公开赛中,多次夺得冠亚军。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专业的指导。”协会副会长李冬宝介绍,每次比赛前,由社团指导老师、校武装部工作人员和校外专业裁判组成的“智囊团”,都会为参赛队员进行战术指导,帮助提升竞技能力。
严格的组织管理和日常训练,也是这支队伍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协会最大的特色就是准军事化管理。”李川介绍,协会一共设置5个模拟排,每个排4个班。综合考虑学生课程安排、身体素质、社团规章执行度等因素,严格人员进出。
协会组织的经常性训练让每一名成员都记住了“奋战”的滋味。每天早上7时开始,他们迎着朝霞练队列半小时;晚上10时后,伴着星光练习倒功、刺杀操等;一周4天早晚点名;一年一次20公里野外拉练……
严格的日常训练、骄人的比赛成绩、昂扬的精神面貌,军事爱好者协会逐步发展成为学校学生社团的一张名片。在他们的引领带动下,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
“协会成员在校园大型活动中担负执勤任务、开展志愿服务,同时也是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排头兵’。”西南林业大学国防教育科副科长宋凯介绍,学校帮助购买装备设备,扩建训练场地,大力扶持社团发展。
如今,协会里和陈杰一样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还有不少,他们是学校的优秀征兵宣传员。每年新生军训,学校还从协会选拔20余人担任辅助教官。(张军)
(责编:陈羽、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