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勾勒文明脉络 夯实自信根基

发布时间:2024-11-22 09:46:54 来源: sp20241122

从数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的珍贵遗存,到明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深海藏珍;从坐落在广袤中原的高等级墓葬,到东南沿海岛屿的水稻遗存……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式公布。入围的10个项目,是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探索未知 多项发现填补历史空白

此次入选的新发现,将神州大地上早期人类起源、史前文化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首次揭示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充分利用,生动再现古人类应对黄淮海之间晚更新世环境变迁的适应策略与历史场景。其保存的晚更新世以来的连续文化堆积、无间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均展现出本地区人类的连续发展历史进程。

依势而建、规模庞大的水利系统,数量众多、工艺考究的磉墩……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的治水范式,再现了江汉平原早期治水文明的壮美图景,不仅为史前单体聚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细节支撑,而且也是研究早期人地关系、社会组织等问题的重要考古依据。

屈家岭文化大型建筑f38正射影像。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屈家岭文化大型建筑F38正射影像。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屈家岭遗址社会及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多角度、多层面揭示出史前文化的发展高度和社会复杂化程度,是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典型个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

霍州窑作为山西地区金元时期生产瓷器的代表性窑场,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2022年至2023年,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开展了首次系统的考古工作,揭露出金、元、明时期多处窑业遗迹,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窑具。

“此次考古工作第一次从考古学上厘清了宋、金、元、明和清时期的产品面貌和技术特点,建立起了霍州窑业历史分期标尺,展现出霍州窑全新的窑业面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岩表示,考古新发现填补了北方地区细白瓷发展史的缺环,是对中国陶瓷发展史的重大贡献。

兼收并蓄 诠释多元一体中华文明

位于安徽省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的磨盘山遗址,经历了2015年、2016年和2023年三次发掘,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前后延续的文化堆积。

马家浜文化晚期玉璜。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马家浜文化晚期玉璜。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南京大学副教授赵东升认为,磨盘山遗址对于探究该地区以及整个长江下游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青铜时代的中原化进程,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在皖南地区的演进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一座座墓葬紧密相连、层层叠压,在考古工作者努力下,一批数量丰富的随葬品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出土,有玉器、铜器、骨器、石器、陶器等。其中,陶器群融合多种文化因素,其主体遗存隶属大汶口文化系统,但带有中原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同时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是近年来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突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孙战伟表示,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车马器、兵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物质文化相同,金耳环、蛇首匕、陶器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强烈影响。

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是一处秦代大型建筑遗址。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侯红伟介绍,首次发现的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是继宗庙建筑、畤祭建筑之外的又一种秦祭祀建筑形式。

“该建筑格局深刻影响了汉代德阳庙、王莽九庙甚至后来天坛、地坛的建筑风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极强的礼仪性。”侯红伟认为,四角坪遗址是国家祭祀变革与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的物化载体,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

科技助力 以多学科之钥开历史之门

考古学研究从来不是一门学科的“单打独斗”,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骨考古、环境考古等多学科研究工作的开展,为考古研究打开了更大的空间。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包括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其中,西营遗址发现人骨和牙齿,人骨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约7300年,初步研究表明,平潭史前人群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

此外,西营、壳丘头遗址发现的植硅体水稻遗存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陶片中植物印痕也发现稻、粟、黍痕迹,这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植物考古研究发现,水稻和粟在距今4800年至4600年期间传入台湾地区,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的确凿证据。

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是一处结构与功能明确、具有整体系统性的商代白家庄期高等级贵族墓地。在考古过程中,开展了环境考古、碳十四测年工作,并进行了骨同位素、骨骼疾病、古DNA等研究,在青铜和玉器矿物原料来源、墓地人群卫生饮食健康、古族群间的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对于深入了解商文明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考古发现,则是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完美融合。考古调查首次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在深海沉船设置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使用长基线定位技术进行位置标定,使用新型柔性机械手、潜载吹沙装置等多项专用技术装备等等,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号沉船出水的三彩象形持壶。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一号沉船出水的三彩象形持壶。中国文物报社供图

“此次考古发现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也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说。

在过去的一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考古中国”24个重大项目统筹推进,265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系统开展,1367项基本建设考古项目有序实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考古工作者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考古力量。

相关链接: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等入选

(责编:方经纶、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