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8:32:58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北京5月30日电 (薄雯雯 官逸伦)5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支持的首届农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图为研讨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聚焦“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沿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主题,围绕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种业创新技术、中非农业合作等议题,分享农业发展新成果,探索农业合作新模式。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愿与各方一道,持续巩固好合作基础,共同谋划好新的合作潜能,达成更多有利于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行动计划,推动农业实用技术和良好实践经验在亚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更好服务于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兰玉杰表示,从战略高度推动国际农业和粮食合作,对促进各国互利共赢具有深远意义。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自然科学基金委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已共同资助26个合作研究项目,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未来也将在农业、食品、健康领域继续拓展和深化合作。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表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饥饿危机。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在农业前沿问题上促进科研人员进行分享与对话,打造重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在农业领域全球伙伴之间促成更紧密的合作,激发更有效的行动,并尽快惠及世界上需求最迫切的人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就“粮食安全与种业科技创新”作主旨演讲。他回顾了作物育种的四个时代,并提出智能作物是未来育种5.0时代的核心,即通过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内的智能手段培育能够适应环境剧烈变化的、高产稳产的、优质的智能品种。
布隆迪国家农业科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尼优奎希米拉以“中非农业合作:布隆迪成功案例与未来之路”为题进行主旨报告表示,布隆迪与中国农业合作成果丰硕,通过引入中国的经验技术,实现水稻产量的大幅提升,帮助当地农民增收,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本次会议还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比利时、埃及、巴西等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等国际机构的20余位农业科研专家,以及中国国内农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等近300位专家学者参会。(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