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太行山中特色产业促振兴 蔬菜大棚让山村从“苦寒”变“温暖”

发布时间:2024-11-15 06:04:00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晋中12月20日电 题:太行山中特色产业促振兴 蔬菜大棚让山村从“苦寒”到“温暖”

   中新网 记者 李庭耀

  冬至将至,地处太行之巅的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已天寒地冻。20日,该县青城镇石驮坪村的蔬菜大棚内,村民们正在整修大棚,给土地施农家肥。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保庆告诉记者,大棚里的蔬菜可收获至每年11月,村民们在冬天也有农活可干,当地农业生产时间得以延长。

蔬菜大棚暖意融融。 郑静摄

  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陲、太行山中段,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仅有6.4摄氏度。石驮坪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庄。在高寒土石山区,种地难、灌溉难往往带来增收难。

  “我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张保庆告诉记者,蔬菜大棚让这个山村从“苦寒”变“温暖”。

  2018年,张保庆被选为石驮坪村党支部书记,他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当年就打了村里的第一口水井,“打了井,才能发展农业产业”。

  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石驮坪村以村集体的名义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占地20亩,建了17个蔬菜大棚,“我们村世世代代种玉米,一开始有村民心存疑虑,村干部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结果第一年就挣了钱”。

  张保庆告诉记者,石驮坪村的蔬菜大棚每年可以种两茬菜,5月到8月种西红柿,8月到12月种西葫芦和卷心菜,“村民可以获得每亩每年上千元的土地流转费用。即使是冬天,大家也能在家门口打工增收”。

村民采摘西葫芦。郑静摄

  石驮坪村是青城镇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城镇依托当地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优势,组织大量农户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从种西红柿、豆角,到种西葫芦、卷心菜,该镇的蔬菜大棚从零星分布到遍地开花,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在农户的探索中,逐渐实现了“一年双收”。

  在青城镇大川口村村民赵建兵的3个蔬菜大棚里,种着朝天椒、卷心菜、大葱和香菜。他告诉记者:“我的蔬菜大棚每年能收两季,几年时间就挣了将近20万元,腰包也鼓起来了”。

  在当地,蔬菜大棚不仅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大家的精气神也越来越旺。下一步,青城镇将推进规模化产业园建设,通过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精准化培育、集约化经营,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助推产业壮大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