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5:35:41 来源: sp20241119
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第十一次在“开年第一课”上发表重要讲话。
瞄准“关键少数”、聚焦“关键课题”,是每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鲜明特点。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何聚焦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个专题?
一个宏阔背景是,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
近代以来,世界强国的崛起往往同其金融能力有关,一些大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几乎都是从工业大国、贸易大国再到金融大国。回首来时路,披荆斩棘,中国一步步成长为金融大国。“从小到大”的跃迁已是完成时,“从大到强”的变革正在进行时,而行进的时代背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推进。
金融是“国之大者”,“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步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金融事关国民经济的气血通畅。从发展的视角看,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等,金融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从安全的视角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维护金融安全,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前行之路,道阻且长,呼唤思想的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思想体系,科学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的金融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摆在面前的一道时代之问。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正是回答时代之问的一次开拓创新。梳理它的时间轴和思想脉络,首次提出,是在2019年2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到了2023年,经过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即“八个坚持”,并首次明确了金融强国的建设目标。金融强国也因此成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重要领域强国建设要求之后,最新提出的强国建设目标。
目标已定,路怎么走?
带着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深入思考,两个多月后,2024年伊始,省部班再次聚焦金融。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重要讲话,被称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讲话的“姊妹篇”。讲话中,总书记系统阐释“八个坚持”,绘出“管总体、管方向、管根本”的路线图;指明金融强国六方面关键核心要素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六大路径,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前后两篇讲话和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
探寻金融篇的根和源,要挖掘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无论金融强国还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都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
“两个结合”,是读懂这次讲话的关键。
“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具体到金融领域,“中国特色”贯穿始终。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蕴含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立足实际,方能把握规律、抓住本质,方能循道而行、行稳致远。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也让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了更宏阔的历史纵深。在新时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总书记这一次阐释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个方面,既汲取千年文脉精髓,又彰显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也因此,讲话被学员们形象称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金融篇。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金融强国建设赋予生生不息的力量。
仔细端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每一条都是“两个结合”的生动注脚,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金融高质量发展之“的”的结果。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列为“八个坚持”的第一条,源于长期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和总结。1997年到2017年,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关头,先后召开5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23年的大会,更名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从“全国”到“中央”,进一步凸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历史一再证明,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这一坚持,既确保了金融工作的正确方向,又有力推动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的理论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而溯源传统文化,“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先哲智慧灿若星河。新时代以来,从实现全面小康到迈向共同富裕,金融资源始终是有力支撑。在一次全国两会上,谈到乡村金融,总书记关切询问:“钱有没有真正用到农民身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总书记又明确提出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是金融发展的初心。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马克思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这也是脱实向虚的深刻警示。而中国实际是,作为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唯有端牢粮食“饭碗”、筑牢制造业,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实体经济发展不断谋势、蓄力,金融方能有广阔天地。这些年,总书记反复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本分”。二者共生共荣,正所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完善金融监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锚定的就是防控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去年3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我国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了有序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开班式上进一步强调,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的是更好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开班式重要讲话中的“八个坚持”,是对金融发展一次深刻的规律性总结。而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五个必须”,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对照这两次重要讲话,都是从探索实践,到理论总结、思想深化,层层推进,提炼出重要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规律,曾将找寻规律的过程喻为“庖丁解牛”。而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领导干部“要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摆在重要位置的就是提升对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
“不言理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金融强国是其中备受瞩目的一个篇章。从实践到理论,再到新的实践、新的理论,思想之光照亮了直抵远方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条路,是前无古人的探索创新之路,注定艰辛而伟大:“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3日 01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