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6 01:09:38 来源: sp20241106
中新网 日内瓦3月15日电 (记者 德永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5届会议期间,“人权法律保障的中国经验”主题边会15日在日内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脱贫攻坚、荒漠化治理、气候变化、反恐、残疾人体育权利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
当日边会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校长、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范九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通过不断健全人权法律保障,切实提高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保障水平。有必要总结提炼人权法律保障的中国经验,分享给更多国家和地区,在互鉴交流中促进全球人权事业发展。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成表示,中国作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从构建完整的脱贫攻坚法律体系到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持续为减贫共富提供法律保障。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潘俊武强调,中国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把平等受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授人以渔”就是让人民在实现美好生活的奋斗中获得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机会。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主席方强认为,中美两国通过学术交流、法律研究和人权对话,可以增进相互了解,正视各自挑战,共同探讨人权法律保障的最佳实践。
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商学院院长黄钦胜表示,国际社会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至关重要。目前许多研究都侧重于确定特定可持续发展目标部门或地理位置之间的协同和权衡,而非《2030年议程》和《巴黎协定》之间的协同和权衡。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郭淼谈到,中国实现重点治理区域“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和国情地情的防沙治沙之路。中国政府通过环境政策、环境立法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予以保障。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讲师杨博文认为,中国通过构建既符合宪法精神又尊重人权的反恐法律体系,致力于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人权得到充分保障。
武汉大学摩洛哥籍博士研究生何晓娜(Hanane Thamik)表示,中国的进步不可否认,中国对扶贫、经济发展和法律改革的承诺,证明了其韧性、适应性和致力于促进人类尊严和福祉的奉献精神。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姝琪表示,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障。近年来,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法律政策保障更加有力,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成就显著。(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