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行动看中国)新疆新城西门村的集体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4-11-18 21:47:09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社 吐鲁番12月18日电 题:新疆新城西门村的集体发展密码

  作者 陈欣怡

  葡萄田里,超2000亩葡萄正在地里沉睡,等待来年春天出土上架;村口的红石榴文化广场旁,阳光和外墙的“湘疆号”列车相映成辉。新城西门村,这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的小村庄,如何用五年时间,实现人均年收入增长超万元(人民币,下同),村集体年收入达53.3万元,让人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葡萄种出新思路

  葡萄是吐鲁番的特色产品。此前,村民采取传统种植方法,一亩葡萄地的年收入只有不到5000元钱。艾斯卡尔·买买提是村里的葡萄种植大户,他深耕品种改良,将山东的“蓝宝石”葡萄引入吐鲁番。

  “蓝宝石价格高,鲜葡萄一斤能卖到25-30元,葡萄干卖100-180元。”艾斯卡尔将新品种介绍给村民,在全村推广。“现在,我们村125户种葡萄的村民,共种了11个不同品种的葡萄。我自己的地里就有8种,每亩地的年收入在2-3万元左右。”

  2022年,新城西门村共投入建设资金3500余万元,用于整体景观提升、葡萄架改造、物流服务站建设等项目。村里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加工厂,还开辟了电商孵化基地,吸引电子商务企业进驻。企业缴纳的租金归村集体所有,去企业学做专职的带货主播则成为村民就业的新形式。今年一年,电商基地的销售额达到近6000万元。

  鸽子养成产业链

  除了架上的葡萄,飞翔的鸽子在吐鲁番也是随处可见的风景。“吐鲁番人喜欢鸽子,我从13岁的时候就开始养了。”新城西门村的买买提·买苏提说。

  买买提家约有80只鸽子,它们大部分是专业的“运动员”,经常参加信鸽竞翔赛。买买提的鸽房内,摆满了自家鸽子参赛获得的奖杯。“比赛奖金每年有2-3万元。再加上开鸽具用品商店,售卖鸽崽等,年收入能到10万元以上。”

12月17日,吐鲁番新城西门村,买买提·买苏提察看自家养的鸽子。   中新社 记者 杨可佳 摄

  新城西门村村民养鸽子的不少,但此前大多是散户。2020年起,湖南省对口援疆“村村结对”项目开始实施,湖南苗寨十八洞村与新城西门村结对共建,两村间交流频繁。新城西门村第一书记聂昭宇表示:“十八洞村有成熟的‘羽丰鸽业’,当地养鸽大户也专程来到村里介绍经验。”

  在学习先进的养鸽方法后,新城西门村的鸽子养殖更具规模化。村里出资开了一家“鸽膳房”,经营鸽子拌面、鸽子抓饭等特色美食。买买提家不适宜参赛的鸽崽,可以直接在村里实现售卖。“目前187户养鸽子的村民,有近100户的鸽子都在‘鸽膳房’销售。这样形成上下游产业循环,大家都有钱挣。”聂昭宇说。

12月17日,吐鲁番新城西门村,村民站在绘有“湘疆号”的房子前。  中新社 记者 杨可佳 摄

  从葡萄田到大巴扎

  新城西门村村民艾尔肯·阿不都热合曼的祖辈世代靠村里的一亩一分葡萄田为生。现在,在离村子不远的高昌区亚尔大巴扎集市上,艾尔肯将自己的床单被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把葡萄田租给村里,每年有1650元租金,到年底还可以参与集体分红。”艾尔肯说,“之前我在外打工,每天的工钱是150元。现在做床单生意,要是赶上大巴扎,每天能卖出去1000多块钱。其余时间就在村里卖,近些年来的人多了,销量也不错。”

  艾尔肯说,亚尔大巴扎集市的很多摊主都是新城西门村村民。他们中不少人在进货、卖货之外,还将自己村里的房子升级改造,建成民宿和农家乐,在家门口就可以做生意。

12月17日,新城西门村村民艾尔肯·阿不都热合曼在当地的大巴扎集市上售卖床单。  中新社 记者 杨可佳 摄

  艾尔肯有三个孩子,有的在吐鲁番工作,有的在乌鲁木齐上学。谈及未来,艾尔肯表示:“希望孩子们不只熟悉新疆,还要到世界各地看看,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