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7 11:19:51 来源: sp20241107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1日 09 版)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人民观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
李建伟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历经百余年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中包括“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深刻认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丰富内涵,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刻体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要求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其中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
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社会主要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和集中反映,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已经从解决温饱提升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党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天,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在发展中更好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有助于更好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我们不仅要面对一般国家实现现代化通常会遇到的挑战,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还要面对人口大国独有的挑战,如城乡一体化发展难度更高、社会诉求更加多元等。解决这些困难和挑战,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能够更好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同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其中,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现象。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有效衔接、良性循环。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相互牵动、互为条件关系的深刻把握,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使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生活品质提高更可持续。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超过126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显著提高,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76倍,教育、养老、医疗卫生、住房等社会民生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现代化方向人民性的充分体现,将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需要深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化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对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能够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方面的作用,又可以更好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用,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根本影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既维护公平又提升效率,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同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重大关系,有利于提升发展的共享性,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体制改革,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增长和分配等关系。首先,要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把可分配的“蛋糕”做大做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次,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越是深化,牵涉的矛盾和利益关系越是复杂。因此,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同时,不能搞超出能力的“福利主义”那一套,必须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速度和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还要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好改革落实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发挥改革督察作用,让落实改革举措的成果转变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抓住改革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改革任务,抓住改革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基础性制度,必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要发挥好初次分配的基础性作用,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供了重要支撑。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保障人民健康。人民健康是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发展银发经济、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律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既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品质提升,又要重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优秀文化产品创作和传播,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部长)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观察者说)
何星亮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深入理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涵和意义,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执政理念。”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在执政活动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在执政党的思想和行动中具有统领作用。执政理念形成后,就会转化为路线、方针和政策,决定着执政活动的总体方向和最终成效。科学合理的执政理念对于实现国家繁荣兴旺、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以来,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们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深刻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彰显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存在高度契合性时指出:“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是人民性。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蕴含着政在养民、民为邦本等许多仍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牢牢把握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目标追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将使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
彰显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在论述发展目标时提出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形成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不断推进,既包括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物质基础,也包括加强社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才能真正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正确处理生产和生活、当前和长远等的关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等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郑 路 张子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涉及就业、医疗卫生、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改革领域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鲜明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并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化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认识,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制度建设促进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个人的努力奋斗是整个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让努力都能得到相应回报,才能让每个人都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比如,近年来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兴起,催生了新就业形态,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也激发了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等。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促进机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以制度建设促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需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推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协同发力。这既有利于统筹各种资源,也有利于因地制宜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比如,根据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态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等。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加强各类力量协作,更好满足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又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等。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凝聚合力、上下联动,进一步增强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同时,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把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
以制度建设促进共享城乡融合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日益活跃的人口流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同步推进户籍、用人、档案等服务改革;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等。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更好解决流动人口最关心的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将使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城乡融合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从群众殷切期盼中找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同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调动亿万农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脱离当前我国国情提出过高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此,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同时要认识到,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终点,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1日 09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