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读者问·传统村落

发布时间:2024-10-30 09:46:47 来源: sp20241030

  游人穿行于白鹭村的古巷中。   肖 骏摄(人民视觉)

  柞水渔鼓与其他渔鼓戏的区别

  2024年1月27日,本报以《青瓦土墙  溪水潺潺》为题,报道了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朱家湾村。文中提到:起源于柞水的柞水渔鼓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乡村最为兴盛,逢年过节、丰收庆贺、农闲之时均以此为乐。有读者日前来信,询问可否请记者对柞水渔鼓和其他地方渔鼓戏的区别作更为详细的介绍?

  渔鼓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说唱戏曲,流行于山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代表曲种有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渔鼓戏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其唱词结构往往有“三句一番”的特点,韵脚讲究平起仄落,演唱中还常出现“引腔、腹腔、锁腔”。渔鼓戏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拍击。

  在陕西省商洛市,渔鼓戏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商洛渔鼓戏。商洛渔鼓戏唱腔音乐属板腔体,唱词以齐言七字句、十字句为多,是当地山区人民的一种主要娱乐方式,内容反映基层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故事,剧目繁多,其手抄本和口传本多达数百本。商洛渔鼓戏易学易唱,艺人和善歌者又随时编撰相关的故事内容来演唱,因而剧目内容更为丰富。

  商洛渔鼓戏在洛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等县城镇乡村广泛流行。其中,柞水渔鼓是商洛渔鼓戏的代表曲种之一。柞水方言是江南湖广语音语调融合关中方言而形成的,因此柞水渔鼓采用的声腔也有其独特的方言特征。此外,柞水渔鼓在伴奏乐器上,使用拉弦乐器高胡和打击铜乐器单镲等,丰富了伴奏乐队的整体音乐效果,也使其音乐开放性更强。

  (本报记者张丹华采访整理)

  

  云上彝乡的音乐与舞蹈

  2024年1月1日,本报以《云海土台  古韵悠然》为题,报道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官厅镇苍台村。文中提到:作为一个彝族村寨,苍台村里不缺歌舞。茶余饭后,田间地头,时常都能听到音乐,看见舞蹈。有读者日前来信,询问可否请记者详细介绍当地的音乐与舞蹈?文中配图展现的“过山号”又是什么乐器?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官厅镇被称作“云上彝乡”,有着丰富的音乐与舞蹈表演艺术。

  唢锣舞是当地流行的民间舞蹈,历史十分悠久。唢呐舞可以由单人、双人或更多的人一起跳。当地村民将唢呐、锣、过山号等乐器充分利用起来,代替了村民的呐喊声,并逐渐演化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唢锣舞。唢锣舞舞步多变、舞姿轻盈,是彝族群众在新春、丰收时所跳的舞蹈,传递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过山号是为唢呐舞作伴奏的一种特色乐器。“这山吹来那山听”,号声一响,越过山谷,方圆几里地都能听到,亲朋好友便闻声而来,因此有了“过山号”这样形象的称呼。

  (本报记者李茂颖采访整理) 

  

  赣派建筑的鲜明特色(见图)

  2023年11月4日,本报以《依山傍水的“古建筑博物馆”》为题报道了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村。文中提到:白鹭村的传统建筑既具有封火马头墙、四水归堂等赣派特色,亦有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等客家元素。有读者日前来信,询问文中提到的“赣派特色”在白鹭村中还有哪些体现?赣派特色与江西传统村落中常见的徽派建筑特色有哪些区别?

  据了解,白鹭村的“赣派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的建筑布局上。白鹭村的建筑整体布局相对简洁,朴实素雅。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内部构架和陈设讲究实用性,但在建筑的窗楣、梁柱、窗扇的装饰性木雕上,则追求工艺精湛,形式繁复,造型逼真。

  “赣派特色”还体现在灰塑工艺上。赣派建筑最典型的灰塑工艺在白鹭村中多有出现。例如王太夫人祠的门楼就是集砖雕、石刻、灰塑于一体的设计,各种图案精致细腻、生动传神。

  赣派和徽派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在于马头墙。虽然二者都有马头墙,但它们的材质和色彩不同:赣派以清水白线为主(青砖灰瓦),徽派以白墙为主(粉黛灰瓦);赣派的马头墙比徽派的更加挺拔。其次,在建筑工艺上,赣派建筑大多采用磨砖对缝的做法,相较徽派建筑更加追求墙面的平整。在呈现风格上,赣派建筑偏重古朴敦厚,徽派建筑则轻盈秀气。

  此外,白鹭村属于客家文化区,村中建筑还结合了客家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于赣派独栋建筑和客家围屋,白鹭村的整体建筑更像是“围村”,个体建筑看似独立存在,但各房却是前后(或左右)套建在一起,房屋之间四通八达,户户相通,家家相连,既能做到防火防盗,又能像围屋一样有抵御功能。村落建筑风格包容开阔,例如,秉承堂的屋顶有类似镬耳屋设计的粤式风格,鼎福堂门外设有北方照壁,个别建筑上还有几何图案、大象图案的雕刻等。

  (本报记者杨颜菲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5日 13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