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0:42:41 来源: sp20241125
央视网消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加速变革。根据中电联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太阳能发电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速分别达145%和74%,不断壮大的新能源正在加速迈向更低碳的绿色未来。
在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现场正在进行风机的吊装,这个项目包括28台13兆瓦及以上的风机,其中就有6台16兆瓦的风机,它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投产的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16兆瓦的风机轮毂中心高达152米,相当于52层大楼的高度,单个叶片就长达123米。
在福建附近海域,一台16兆瓦风机每转动一圈就可以发电约34度。按此测算,它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度绿电,相当于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的一年生活用电。在当地电网的调度大厅,这些绿电通过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直达用户。
但是,风电的波动性随机性和城市用电需求存在时间的差异,最新建设的储能设施正在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来自海上的风电通过电网调度之后,就来到我身后的这座换电站,为当地的运营车辆提供换电服务,它就像一个大型的城市充电宝,在晚上低谷时为换电站充电,在白天高峰时提供换电服务。
厦门的出租车司机范师傅每天下午都会到换电站换电,更换两块标准化的电池每次只需3分钟,电量为53度。
在厦门,换电基础网络正在建设当中,每座换电站用相同标准的电池适应不同的车型。
而另一种新能源反向充电技术也在厦门推广,利用新型V2G充电桩将电动汽车由交通工具变为“充电宝”,向电网反向送电,目前已经有56根充电桩可以提供这种服务。
反向充电技术将拓展电动汽车在电网负荷调峰、应急响应上的场景应用。电动汽车一小时能送电30度,就可以满足8—10户家庭每天用电的需要。在新能源领域,大量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创新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杨昆: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包括以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新型储能、氢能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十四五”“十五五”,全国新增电源投资规模累计可达10万亿元以上,其中新能源产业将扮演重要角色。
国家能源局: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链 培育经济新动能
“追风逐日”的新能源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展望未来,如何在能源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链的升级又将激发怎样的新动能?对此,我们也专访了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来听听他的解读。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屡屡打破世界纪录。全球首台16兆瓦国产化的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海上18兆瓦机型将于年底下线,陆上15兆瓦机型已发布。光伏高效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高,中国量产先进高效电池转换效率已达到25.5%,晶硅电池研发最高效率达到26.81%,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1.8%。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何洋:我们要持续巩固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风电、光伏、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来抢占未来新能源发展技术制高点,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和海上风电基地项目等重大工程中推进新能源工程技术创新及应用。
在能源领域打造未来产业,新动能在哪里?以新型储能为例,它也是能源科技进步下诞生的新兴行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2100万千瓦,今年新投运装机规模超过12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何洋:从投资规模来看,如果按同期市场价格测算,新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拉动的直接投资超过500亿元。
此外,我国将积极培育新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大构网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交易、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制氨等试点示范力度。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何洋:通过这些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一批零碳电厂、零碳园区,进一步催化和激发新能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活力,形成绿色可持续的增长新动能。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