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的争议判罚,应该公开评估和处理吗?

发布时间:2024-12-30 10:59:18 来源: sp20241230

  人们常说:“争议判罚是比赛的一部分”。比赛的对抗瞬息万变,依靠裁判的“肉眼凡胎”,无法俯瞰全局,也没法覆盖所有角度,难免挂一漏万。此外,历史上也的确不乏有裁判受到利益驱使,通过判罚手段左右战局,令观众难免戴上“有色眼镜”多加审视。

  裁判是比赛的管理者,那么,作为裁判的管理者,赛事主办方或相关部门,又该如何管理裁判和对待争议判罚?

  最近,CBA联赛就有不少判罚备受争议,有出界判定错误的,有犯规被漏判的,有判罚过轻的……当人们想了解这些争议判罚的后续判定和处理时才发现,CBA上次公布裁判报告,已经是一年半以前的事了。

  近日,中国篮协裁判员委员会副主任陆永明在一次活动中对此做出了解释。他表示,目前CBA全面对标的是国际篮联(FIBA)的标准,执行的是国际篮联的执裁理念和执裁要求,并取消了CBA中绝大部分和国际篮联不一致的规则。“我们在国际篮联的比赛,包括欧洲的比赛里是看不到裁判报告的。其实我也想看裁判报告,我们在世界大赛中得到的判罚到底是对是错。”

  陆永明透露,在对标之后,CBA每场比赛其实仍然有详尽的裁判报告,只是用于内部学习和使用。随着中国篮协赛事体系搭建逐渐完备,各方面更完善以后,会向外界“适当地公开裁判报告”。

  在职业足球领域,公开透明则是发展的趋势。昨天,西班牙足协官方确认,已和西甲联盟达成协议,将在每个比赛日结束后,公开裁判与VAR沟通的语音和影像记录,“帮助收看转播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判罚,获得更好的观赛体验”。而如今英超联赛也已经一改过去“闭门处理”的方式,更多地和外界沟通裁判事务。最近两个赛季,英超裁判公司已经为裁判的错误判罚进行了数十次公开道歉。虽然中超联赛也像CBA一样只对裁判进行内部处罚,但上赛季也有过类似的公开致歉。

  显然,无论是“封闭”还是“透明”,都有可以参照的国际标准,两种方式,也各有利弊。

  “封闭”,并不代表没有评判和处理。中国篮协会对裁判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估,且有“裁判员升降级制度”,形成对裁判队伍的有效约束。而且,裁判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内部处理,有助于维护他们在赛场上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比赛的流畅进行,这也是为什么国际足联和国际篮联对于裁判事务秉持着相同的“封闭原则”。

  但是,内部处理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它很难回应球迷和俱乐部的质疑,而且,缺乏外部的监督,管理者自身是否有足够动力对裁判水平进行管理和提升,也要打一个问号。

  “透明化”的处理,在短期内可能的确有损裁判的公信力,尤其是错误判罚过于密集出现的时候,也可能导致球员更多地在赛场上“挑战”裁判的判罚,影响比赛的流畅度。

  但是,它至少反映出了联赛参与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着良性沟通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联赛管理者迫切改进的意愿。虽然无论是公开道歉还是公开处罚,并不会改变比赛的结果,也无法弥补因为错判对俱乐部造成的损失,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裁判和球迷、俱乐部之间的关系。

  此外,虽然国际篮联和国际足联都是“封闭”处理的拥趸,但同样要看到的是,两者管辖的更多的是赛会制的大赛,因此裁判的权威更需要得到保障;而NBA和足球五大联赛这样高度职业化的长期赛事,更需要维护和经营与俱乐部、球迷的关系,“透明化”更符合这一诉求。

  “封闭”和“透明”,各有各的利弊,各有各的适用场景,好坏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以实际执行的效果来判断,两者之间也可以动态调整。就像英超联赛前些年也一直在裁判问题上三缄其口,是市场和联赛发展的需求,让裁判管理者放下了“架子”和顾虑,直面球迷和俱乐部的质疑。

  羊城晚报记者 赵亮晨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