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2:58:19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网 北京7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传统的甲辰龙年已经过去近半年时间,但龙文化相关议题持续受到关注。
作为中华龙文化考古研究重器之一,二里头遗址考古出土的绿松石龙,其直接源头在哪里?前身是什么样的形态?长期以来一直是吸引考古学家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谜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7月4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2018年以来在陕北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发现的石雕龙,为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重要线索。他认为,石峁皇城台石雕龙是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源头。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朱乃诚/供图朱乃诚介绍说,2002年在二里头遗址考古出土的绿松石龙,发现于遗址二期3号宫殿建筑基址庭院内的一座墓葬中,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其年代在公元前1600年以前,是中华龙文化遗存的重大发现,清晰展示出夏王朝龙文化遗存的崭新风貌,并且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玉器、骨器上龙纹饰的原型。这种龙形态,经数千年的演化流传至今。
石峁皇城台石雕龙有2件,发现于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的石护墙上,分别为8号与24号石雕,两者均呈窄长条形,并以减地浅浮雕的方式施刻,但这2件石雕龙形制不同,属两种龙图案。
石峁皇城台大台基24号石雕龙及拓片。朱乃诚/供图朱乃诚指出,石峁皇城台2件石雕龙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形态上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通过分析年代处于它们两者之间的河南省新密新砦遗址的龙纹饰,可以明确石峁皇城台石雕龙是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源头。
根据二里头绿松石龙、新砦龙纹饰、皇城台8号石雕龙、24号石雕龙的形态特征,可以看出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渊源是皇城台8号石雕龙与24号石雕龙,新砦龙纹饰是其演变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在皇城台8号石雕龙与24号石雕龙向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演变过程中,可能分别吸取了皇城台8号石雕龙的龙首与龙身躯的特征,以及皇城台24号石雕龙与新砦龙纹饰的龙首特征,最终演变形成二里头绿松石龙的形态。
石峁皇城台大台基8号石雕龙及拓片。朱乃诚/供图朱乃诚表示,二里头绿松石龙可能是夏文化、夏王朝甚至是夏王室的文化遗存,如果这一点能够被确认,那么作为二里头绿松石龙的直接渊源、年代在夏王朝纪年范围内的石峁皇城台石雕龙,自然应与夏王朝甚至夏王室文化遗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过,石峁皇城台及其大台基虽然体量恢弘、结构复杂,发现的大小石雕作品有70多件,体现出十分丰富而庞杂的文化内涵,刷新了学术界对陕北河套一带早期文化的认知,但是,皇城台石雕龙石块的使用作用,却没有像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那样作为一件特殊的作品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是作为一件普通的垒砌皇城台大台基石护墙的石块杂乱地垒砌使用,完全丧失了可能与夏王朝或夏王室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表明石峁皇城台及其大台基虽然体量恢弘、结构复杂,但是不属于夏王朝、夏王室的文化遗存。”
朱乃诚认为,与夏王朝甚至夏王室文化遗存有着密切关系的石雕龙,却使用在远离夏文化分布中心区域的陕北,且不属于夏王朝、夏王室文化遗存的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石护墙上,这一现象应隐含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与夏王朝有关的秘史,需要后续进一步考古研究揭示。(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