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饮料“续命”的年轻人 你将如何拥有健康未来?

发布时间:2024-12-21 11:51:53 来源: sp20241221

  饮料营养分级在我国首次试点

  含糖饮料“续命”的年轻人 你将如何拥有健康未来?

各类饮料“花式”吸引消费者味蕾 市民在超市里选购饮料 在社交场合中,饮料正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必备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朱嘉乐

  每天一瓶“快乐水”、靠奶茶“续命”、每周需要一点糖分……如今,咖啡、奶茶等饮料品种繁多,花式吸引着消费者的味蕾。而近日上海市试行全国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又引起了一波对含糖饮料的热烈讨论。

  日前,羊城晚报记者面向广大消费者开展了一次关于日常饮料喜好的问卷调查。平时喝加糖饮料的频率?你认为的“无糖”是什么意思?你会考虑戒含糖饮料吗……饮料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那么“饮料时代”将有怎样的未来?

  “必备”吗?超过50%的年轻人靠饮料“续命”

  果汁类、奶茶类、碳酸饮料、功能饮料……饮料种类更加细分,为消费者提供了诸多选择。在256份问卷调查中,仅有11%的消费者表示“不喝饮料,只喝水”,而上述前四类饮料分别占比超过40%,备受消费者欢迎。对于喝饮料的频率,“几乎每天,靠饮料‘续命’”“一周2-5次,不喝心痒痒”占比加起来超过50%。

  小桐是一名工作三年的“打工一族”,咖啡和奶茶是她生活中的必需品。出于健康考虑,她从以前每天必喝1杯到现在控制在每周2-3次。“就是嘴馋了想喝饮料,而且和朋友出去一定会喝奶茶。”在校大学生阿纬也告诉记者,和朋友们出去玩,更容易禁不住诱惑,人手一杯“快乐水”,显得更加合群。

  从问卷结果来看,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大部分仍然主要考虑是否喜欢饮料的口味。在价格合适、健康影响较低的情况下,社交场合的需求也成了消费者选择饮料的一大原因。68%的消费者每周在饮料上的花费在50元以内,超过7%的人群每周花费超过100元。

  在所有受访消费者中,接近六成表示不会考虑戒饮料,而在不到三成表示以后愿意戒掉饮料的消费者中,在“3-5年内”和“5-10年后”戒饮料的人群分别占比22%。

  太快乐?糖过量将引发健康问题

  “饮料现在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也是快乐的一部分。”了解到调查结果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敖建坦言,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已经习惯生活中离不开饮料,要戒掉它确实有点困难,那么就一定要控制摄入量。

  “大家常言‘快乐肥宅水’,在这些饮品中,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敖建如是说。“糖能给人带来愉悦,提供人体70%的能量,是维持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适量饮用未尝不可。

  记者走访超市看到,如今市面上销售的各类无糖饮料中是否真正含糖的情况有所不同。许多饮料不仅含蔗糖或含有代糖,也有一部分饮料的配料表中确实没有添加任何糖或甜味剂。

  “部分‘无糖’饮料不含蔗糖但可能含有果糖,过量摄入可能诱发高尿酸血症,进而增加痛风、泌尿系结石、肾结石发生的可能性。”关于摄入过量含糖饮料所带来的健康风险,敖建列出了一系列问题:“首先,糖乃肥胖的重要源头,而饮料中的大量糖分,会导致身体热量、糖分严重超标,一旦消耗不掉,就会增加体重导致肥胖。过量摄糖还可能引起代谢紊乱,导致血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引发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与此同时,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副主任医师陶冶也提醒,常见的碳酸饮料、奶茶等饮料摄入,会导致龋齿的形成、牙齿敏感度的增加、牙齿表面酸蚀症状出现,以及与饮料中色素相关的牙面色素沉着。因此,她建议适度摄入饮料,并尽量选择健康的饮品,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

  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糖是他们的最爱之一。在问卷调查中,超过60%的受访者在自己不到12岁时就开始喝饮料,其中5%在3岁以内已经喝饮料,分别有36%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喝饮料时选择“正常糖”。对此,敖建提醒广大家长,摄入甜食容易产生饱腹感,影响孩子正常饮食,导致营养不均衡,长期偏好甜食还可能影响肾脏发育。

  会选择吗?饮料要按营养分级

  根据上海市试行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标准,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等4种成分含量,决定了饮料评定等级从高至低分为A、B、C、D四级,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可以看到相关标识。

  在评定等级的判定上,需要取最低等级作为最终的总体级别。就非乳源性糖而言,该营养成分以0.5g/100ml、5g/100ml和11.5g/100ml为节点划分四级,少于等于0.5g/100ml的饮料可获得A级,0.5g/100ml至5g/100ml的饮料则可获得B级,以此类推再评出C、D级。

  本次问卷调查中,70%以上为不超过30岁的消费者,其中10%为未成年人。“如果饮料按糖度、反式脂肪含量等进行营养分级,会影响你的选择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3%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受到影响,想喝饮料就会选择购买。而选择“如果等级低,则不会购买”以及“看到分级就不想喝饮料了”的比例分别为42%和20%。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调查,超过一半的初中年龄段的消费者不会在意饮料的分级,比例在所有年龄段中排名最高。来自广州的初一学生奕纯告诉记者,自己和同学平时选择饮料只是因为想喝,“尽管会选半糖或少糖的茶类,但不会考虑营养等级带来的影响”。

  审慎对待饮料!营养专家呼吁多喝白水和淡茶水

  近年来,全球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多项研究表明,含糖饮料高消费会导致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有研究表明,无论运动水平如何,每周喝超过两份含糖饮料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既然大家的生活离不开饮料,那么就应更审慎对待饮料。”敖建建议,减少摄入量是第一步,从量上着手,逐步减少含糖饮料的消费。此外,加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消耗多余的热量,从而抵消部分饮料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选择饮料时,可以多关注其成分。对于防腐剂或添加剂使用较多的饮料,应减少摄入量。建议多查看成分表,选择配料干净、添加剂较少的饮品。

  与此同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也呼吁:多喝白水和淡茶水。

  实际上,饮料分级标识不是新鲜事物,新加坡从2022年起实施《食品条例(第2号修正案)》,将零售市场上的预包装饮料根据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的高低分为A、B、C、D四个级别。如今上海试点饮料分级,在国内尚属首次。营养专家表示,此次分级试点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有助于落实科学膳食目标,不断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羊城晚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