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不可或缺 “学生被圈养”亟待破解

发布时间:2024-11-23 11:13:09 来源: sp20241123

  【专家视点】

  “课间十分钟”的价值功能:生理解乏、心理成长

  “课间十分钟”的基本功能是让学生从上课状态放松下来,舒展身体、舒缓疲劳,避免身体紧绷,久坐伤身。正如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喜欢行走和到处跑动是儿童的天性。早在1954年,心理学家通过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就已经证明:即使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固定着躺在缺乏刺激环境的实验室里,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报酬,人们也最多只能坚持两三天。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人们最基本的反应,在实验结束后的几天里,一些参与者还会出现注意力涣散、认知活动严重失调等现象,有的甚至出现幻觉。可见,如果不能保证“课间十分钟”的身体活动,学生很容易会生理紊乱、久坐成疾。

  “课间十分钟”的拓展功能是让学生有满足心理需求的社交活动,比如同伴交流、互动游戏、交朋结友。这些与他人建立联系并进行互动的过程,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学习亲社会行为、调节情绪和解决冲突。其中,儿童解决冲突能力是评价其社会化和社会适应程度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在解决同伴间冲突的情境中,通常有问题解决、求助、逃避、内倾化和外倾化五类人际冲突应对策略,分别对应的是:尝试通过某种途径使问题得以解决,寻求他人帮助,逃避现实,将负面情绪埋在内心,通过情绪发泄来应对冲突。相对校园外更具风险的社会环境,或面对成人长辈的家庭环境,校园内与同伴相处的情境更有利于儿童安全、轻松地不断尝试和积累经验,更有可能习得问题解决策略。所以,“课间十分钟”的社交活动,对学生成长而言价值非常大。人类天生就是社交动物,需要与他人交往和互动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根据由国际上儿童心理学领域权威专家合力著述的《儿童心理学手册》的阐述,从童年期至青少年期的同伴社会化情境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起到重要作用。儿童在和成人、同辈的互动过程中,变得逐渐社会化,他们的人格也呈现出社会适应的特征。因此,“课间十分钟”的社交活动如果不能保证,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阻滞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课间十分钟”的理想状态:生有动力、师能安心

  多年前,“课间十分钟”往往与欢声笑语、做游戏、踢毽子、跳皮筋等关联在一起。那个时代的课间完全属于学生,是热闹的课间,教师也得以放松休息;而今天很多学校的课间,是安静的课间,是教师紧绷神经、盯防学生的课间,是学生不敢大声说话、大步走动,背负心理压力的课间。这种变化不仅是时间的变迁,更是由空间和理念的变更所造成。很多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的教学楼不再是低矮楼房甚至平房;现在的学生比他们的父母辈当年上学时物质条件更为优裕,自我意识更强,思想更为活跃,对教师而言管理难度更大;现在的家长也比他们父母辈当年做家长时对教育有更高的期待,从满足于孩子“有学上”升格为希望孩子“上好学”,这种心态转变,必然导致其对学校有更多的关注,更高的要求。这些时空和理念因素的变化,综合导致了现如今很多学校“课间圈养”生态的形成。对此,家长有看法,社会有意见,教师很无奈,学校很迷茫。

  “课间十分钟”的理想状态,从学生角度而言,应是时间上不被挤占,保证充足十分钟;空间上不被约束,楼道、花园、操场等公共场所随意可去;安全上有底线保障,校园里有一定危险性的区域被物理隔离或软包处理等。从教师角度而言,应是安心地放松休息、静心地备课和批改作业,不必进班管理、在楼道监督学生。可放眼现实,当今很多学校因物理空间受限、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家长利益诉求多元,很难回到若干年前完全“放养”的课间生态。因此,笔者提议,探索营造一种安全有序、方式健康的新型“半圈半放”课间生态。

  这种“半圈半放”生态下的“课间十分钟”有三个特征:一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教师通过设定一定内容主题,比如开展课间桌操、操场游戏,引导学生自我实施“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安排。二是动态为主、静态为辅。课间活动主要通过有组织的体育锻炼、身体游戏等方式开展,避免长时间静坐,以此让学生身体动起来、脑子活起来,达到舒缓身心的效果。国际上有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运动可以有效预防抑郁症,对于已经罹患抑郁症者,体育锻炼的效果好于心理咨询和吃药。三是鼓励探究、激发个性。课间活动应积极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意味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微研学”,在探究中进行“微创造”,从而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特点。

  “课间十分钟”的改进之道:加强组织、完善制度

  从学校层面看,应做好三方面组织管理工作:第一是做好活动内容管理,设计和实施好能够调动学生身体运动,出力出汗的趣味性体育锻炼活动,比如室内课间操、楼道素拓训练、操场运动会等。第二是做好课间师资管理,统筹学校教师队伍,尽量让老师从其他无关紧要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在不增加太多工作负荷的前提下,承担好课间十分钟的管理引导工作。还可积极引进外部社会力量,比如通过购买社工服务,招募学生家长担任义工,争取所在地的社区工作人员或企业人员提供支援等方式,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提升课间活动组织能力和实施质量。第三是做好活动环境管理,对存有潜在危险的场地、器材、用具等进行替换或改造,让学生拥有舒适安全的良好活动环境。

  从政府层面看,“课间圈养”在全国有一定普遍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法律法规对“校闹”问题的规范还不够完善,缺乏强力有效治理模式。各级地方政府一方面应理解学校处境,避免动辄因出现个别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而问责学校,给学校营造相对宽松的实践探索空间;另一方面应在目前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组织教育、司法、公安等多部门研究出台更科学、更有效的学生意外事故处理办法,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家校纠纷治理体系,争取打消学校过重的顾虑,从根本上扭转“课间圈养”现象。

  (作者:李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