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书写宏阔细微的山乡巨变

发布时间:2024-11-19 01:55:33 来源: sp20241119

  《山这边,山那边》:劳罕、邢宇皓、卢泽华、常河著;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品在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清醒、精准、深情的笔墨,把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凝固为文学文本,可谓新闻大视野下新乡土文学写作的突破。

  

  农民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什么?村庄发展的内外动力在哪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怎么走?“窥一斑而见全豹”,由劳罕、邢宇皓、卢泽华、常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以苏皖交界处伍员山下两个村子在党领导下的农村改革、乡村振兴、村庄巨变为案例,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东部乡村30年变迁进行细致观察和生动书写,对时代之问努力给出现实解答。

  《山这边,山那边》将历史思维和火热现场融通,既有“我”的一以贯之的视角,也有“我们”的扎实、科学、系统的研究,写生产建设之路,更写美好生活之道,在丰富具体的实践中探索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文化建设等议题。作品发挥记者深邃的洞察力和文学家的雄浑笔力,在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清醒、精准、深情的笔墨,把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凝固为文学文本,可谓新闻大视野下新乡土文学写作的突破。

  勇于发现问题并善于解答问题,深刻的思想性,积极干预现实生活的能力,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色。

  《山这边,山那边》聚焦当代农村改革发展的热点,书写党的政策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基层的贯彻落实,直面基层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问题,通过长达30年的追踪调查,用两个村庄的比较案例法,深入探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和宝贵经验。作品人物典型,事迹突出,生产生活中的曲折和波澜细节充盈、含义丰富。

  近30年来,作者持续关注两村并多次进村蹲点,细致调研,深入思考,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发表了《山这边,山那边……》《三年再访山两边》《苏皖两个相邻山村的岁月嬗变》等多篇调研报道。以这场长期调研为底料创作的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坚持问题意识,坚持整体观和辩证思维,坚持实事求是,对来自鲜活生产生活现场的经验进行归纳。这些经验公开报道后,在乡镇掀起大讨论,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风尚转变。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以及系列调研报道的刊发出版,印证了作家兼记者运用手中之笔积极介入生活、干预生活的担当和能力。

  体现鲜明的人民性,“用最接地气的话,讲最火热的话题”,形象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文风亲切,情感醇厚,使这部作品引发共情。

  《山这边,山那边》善于捕捉当代中国乡村建设发展中的新变化、新风尚,“脚上沾着泥土”,不仅采写素材全部来自作者对当代乡村现实的第一手调查研究,题材和案例具有独家性,写作的角度具有高度的原创性,而且自觉站在人民立场观察和思考问题。

  “山这边”的安徽省郎溪县下吴村与“山那边”的江苏省溧阳市洑家村,“同溪”“同山”“同一起跑线”,从不同步伐、不同节奏到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其间的迷茫、奋斗、曲折、梦想、波澜、发展以及你追我赶、“比学赶帮超”,蕴含着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作品通过两个相邻小山村30年改革发展事实,生动论证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正是因为悬系着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抓准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写作的重要根源——生活,作品所抓话题才会及时有效,所议问题才会切中肯綮并具有温度和高度。

  作品回归“报告”和“文学”本位,充分彰显报告文学重视时度效的文体优势,形象饱满,细节扎实,语言清新、淳朴、贴合生活又耐人寻味。

  在信息极大丰富的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报告文学的文体活力,来源于其对时代生活的观察、发现和记录。关于报告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如何相得益彰,近年来探索很多。《山这边,山那边》无论是创作的逻辑动力和思想刻度,还是文本的美学呈现,最终都较为有机有力地统摄于生动的文学性之中。

  在现实主义精神的烛照下,《山这边,山那边》引入第一人称视角,以解剖麻雀式的精细功夫,采用沉浸式体验和调研采访形式,将两个村落置于显微镜下进行长期细致观察,并将村庄内在的微妙悸动和村庄外部的细致变化,巧妙重构为生动的文学故事。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形象,特别是关于“新梁生宝们”的系列刻画以及对乡村生活中涌动的新事物的书写,抓住人心、人性和环境特点,富含时代信息和文化特质。古老而葆有活力的村庄经由精心锤炼的接地气的语言呈现出来,令人难忘。

  好作品一定是生活的馈赠。作为一部兼具思想性、人民性和文学性的报告文学作品,《山这边,山那边》甫一问世便引起关注,创作层面的确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其中,作者求真务实、心忧民生的情怀和态度尤其给人启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4日 20 版)

(责编:杨光宇、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