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7:41:34 来源: sp20241124
博士研究生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近年来,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继续呈扩张趋势,截至2023年在校博士生已达61.25万人。然而,与之相随的是博士生延期毕业率居高不下,诸多弊端也愈发凸显,影响了博士生培养质量。
有研究表明,学制长短、导学关系、院校培养机制等都是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包含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组织支持、评价机制等在内的培养机制不够健全与较高的延期毕业率具有紧密关联性。深入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的必然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博士生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需从培养理念、选拔机制、培养模式与考评机制等方面入手,系统改革博士生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坚持创新发展的培养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表现出知识本位、注重学术成果等理念导向。随着理论与实践经验积累,博士生培养逐渐向关注创新能力转型,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培养理念成为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根本前提。
首先,应尊重博士生人才培养规律,加强人文关怀。良好的心理素养是博士生在学术道路上顺利前进的重要保障,通过营造充满活力的科研环境与包容失败的科研氛围、给予博士生全方位支持和帮助,鼓励博士生建立自我认同与专业自信。
其次,突出博士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博士生成长需求。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充分调动博士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引导博士生参与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
再次,注重培养博士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与独立研究能力是博士生的立身之本,要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完善课程结构、强化社会服务等多样化途径塑造博士生创新能力,促进博士生实现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相统一。
完善高质量博士生选拔机制
招生选拔作为博士生教育“入口端”,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宽进严出”的博士生招生模式,虽能吸引更多具有不同背景与潜力的学生、扩大博士生教育规模,但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科研志趣不高的博士生而言,可能由于难以应对研究任务而延长周期或中途退出,造成培养单位教育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浪费。因此,一方面需要在质量优先、严格要求前提下加强对博士生招生选拔的管理,多维度、全方位考查候选人攻读博士学位能力,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博士生“贯通式培养”,提高贯通培养项目招生比例,并完善硕博贯通培养选拔机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贯通式培养的博士生平均延期率明显低于分段式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相较于统一的考试分数,招生选拔应更加关注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创新潜力与科研兴趣。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博士生招生已实行“申请-考核”制,赋予导师组与学院更多自主权,通过规范化流程对博士生专业背景、知识储备、科研能力及兴趣、心理素质等进行全面审核。此外,应强化博士生资格考试或中期考核环节的作用,提前将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的学生进行制度化退出。
优化创新型博士生培养模式
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关键要素,需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经费资助、科研合作等方面探索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强化博士生科研能力。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前沿的课程结构有助于夯实博士生的研究素养。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既要尊重基础学科发展规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又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为跨学科博士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如日本筑波大学建立“博而专”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博士生培养基础性、专精性与广博性的有机结合。在师资队伍方面,一是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优秀学术水平与指导能力的一流教师加入博士生教育中来;二是增强教师对博士生培养的投入程度,让教师深入开展对博士生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与就业方向的指导,避免博士生因缺乏指导而陷入困境。实践中,部分高校通过实行校企联合、国际联合、多学科联合导师制等方式助力博士生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经费资助方面,应健全博士生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相关研究指出,推行“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有利于促进学术成果产出、加快学位完成进度。在促进交流合作方面,鼓励博士生积极融入国际合作网络,拓展多样化学术交流途径,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为博士生创造高质量的科研合作机会。
构建合理的博士生考评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高校对博士生实行量化的科研成果考核标准,将论文发表作为毕业的强制性规定,严格把握博士生毕业的“出口端”。然而,在“不发表就出局”规则导向下,部分博士生采取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快餐式”研究方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学研究陷入功利化、低质量困境。在博士学位评定方面,学位论文盲审制度虽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学者认为,当前的盲审过于强调形式规范性与程序公正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论文创新性与知识贡献的考量。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博士生就业领域多样化与知识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对博士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尝试逐步淡化单一学术成果,尤其是论文发表量化评价标准,坚持创新价值与知识贡献的基本原则,强调质量评价、过程评价与分类评价有机结合,以充分激发博士生创新潜能为目标,培养契合社会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蔡三发,系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