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4:47:13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社 福州5月16日电 题:黄埔后人忆往事:一块弹片陪父亲过了50多年
作者 叶秋云
在黄埔军校后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饶氏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饶世中的家中,一个琉璃盏摆放在他父亲饶少初的遗像前,盏中几片铁质小碎片格外醒目。
5月5日,在黄埔军校后人饶世中的家中,一个琉璃盏中的几片铁质小碎片格外醒目,这是他父亲饶少初浴血抗战的见证。 饶世中 供图“这些碎片是日本手榴弹的弹片,在我父亲的肺部待了50多年。”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七旬老人饶世中近日在福州的家中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看到它,我们就想起父亲当年的浴血抗战,想到传承百年的黄埔爱国精神。”
2002年,饶少初因病去世,饶世中与姐姐、妹妹三人在殡仪馆收敛遗体火化后的骨灰时,发现骨灰中一块被烧卷了边的铁片。
“本以为是焚化工人粗心混入了东西,后面才想到这应是父亲肺部里的那块弹片。”饶世中说,从此,他家把这块弹片一直供奉在父亲遗像前。
20多年过去了,经过高温焚化的弹片逐渐氧化。不久前,家中保姆做家务时,不小心将其碰倒,弹片便碎成了现在的几小片。
资料图为1945年饶少初在武汉时留影。(饶世中供图)饶少初出生于福州近代知名海军世家,家庭条件优越。1938年,他高中毕业本可进入大学学习,却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不顾家人劝阻,毅然抉择从军。他报考黄埔军校,进入黄埔军校二分校(校址在湖南武冈)学习,1941年毕业。
毕业后,饶少初就上了抗日战场,参加过浙赣线会战、常桃会战、湘西会战等。在抗战最艰苦的那几年里,他先后六次负伤,最后一次是在1945年芷江战役对一个重要山头的争夺战中,他被日军手榴弹弹片击中胸部,被战友们当作“遗体”从战场上运了下来,却幸运获救。
受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饶少初肺部里的那块弹片未能被取出。1946年初,他因伤重转业。1949年后,他先后工作于福建省政协台湾工作组、民革福州市委员会和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2002年,因弹片长期影响肺部功能并引发心脏病,他在医院去世,享年81周岁。
“虽然离开军人生涯很久了,但父亲一生仍保持黄埔职业军人的风貌和严谨。我觉得,这是父亲也是许多黄埔人一种共有的精神状态。”饶世中说。
面对父亲遗像,饶世中向 中新社 记者讲道,曾受过良好军事素养教育的父亲,从来身姿挺直、衣着整洁,个人办公桌、物件、床铺、衣橱总是整理得井井有条;每天早起,读书、看报、听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时事;人生中面对各种困难,甚至是死亡,都冷静相对。
5月7日,饶世中(右)与妹妹饶世华(左)在家中一起翻看相册里的老照片,追忆父亲往事。 中新社 记者 叶秋云 摄“父亲一生都牵挂着祖国的完全统一。”饶世中说,父亲长期从事对台相关工作,积极联系台湾同胞和军中袍泽故旧,热诚接待黄埔同学。
饶少初的爱国之心也影响着子女。如今,饶世中是福建省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也长期从事联络和服务台湾同胞的工作。
时值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台湾黄埔军校同学会、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团体纷纷推出纪念活动。饶世中表示,要更多地团结黄埔后人及台湾同胞,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交往,增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目前,福建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饶世中认为,两岸融合发展,需要增进相互理解、互释善意。“赓续黄埔精神,让两岸同胞常来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