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洲将面临“副作用”

发布时间:2024-12-15 17:44:03 来源: sp2024121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晓静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10月1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后,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即使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生效,欧盟仍将与中国保持对话;欧盟希望与中国实现公平竞争,并正在就价格承诺或在欧洲投资等机制与中方进行谈判,以寻求解决方案。

  自9月20日以来,中欧双方已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进行了8轮谈判。德国广播电台10月13日报道称,目前双方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1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和诚意始终未变,并已正式邀请欧方尽快派遣技术团队来华,继续下一阶段的面对面磋商,中方已为此作好了一切准备。中方希望欧方充分展现诚意,认真对待业界的核心关切,在当前磋商的基础上尽早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朔尔茨表示,希望能在10月底前达成相关协议。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汽车业担心可能会受到中国市场的报复,因此强烈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

  10月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自10月1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相关品种白兰地进口商须向中国海关缴纳货值30.6%至39.0%的保证金。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在世界贸易组织针对这一措施采取行动。

  “我的感觉是,大门尚未关闭,但情况确实非常棘手……我们都认为,关税战对谁都没有好处,我们必须尽力避免它。”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我们希望中国能够调整其行为,理解我们对于重新平衡经济关系的需求,以实现更加公平的竞争。”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关税问题上,中欧双方有基本共识,那就是尽量避免打贸易战,“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欧方意识到,单方面增税对其自身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在中国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中欧双方不是在进行零和博弈。”

  崔洪建指出,从欧方的理由来看,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是为了所谓的“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自己的电动汽车市场,这一问题还被上升到维护经济安全的高度,反映了欧盟希望在对华经贸关系中占据主动、制定规则的愿望。“欧盟这一态度,是近几年欧洲内部政治右倾、保护主义情绪上升的结果。一些欧盟成员国出于自身利益推动征税。对欧盟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德国《南德意志报》警告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关税将造成副作用——推高汽车价格,这与“让更多电动汽车上路”的政治目标背道而驰。如果无法实现欧盟设定的2025年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目标,德国汽车业甚至可能面临欧盟数十亿欧元的罚款。

  崔洪建指出,近年来,受欧盟内部政治、政策变化影响,欧盟决策者变得越来越短视,越来越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共同利益。“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看似可以保护欧盟市场,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土企业)的做法在现实中行不通,因为它会损害欧盟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对欧盟消费者来说,他们的选择将会减少。从技术含量、外观设计、乘坐舒适度等多个方面来说,中国电动汽车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给中国电动汽车人为设置障碍,本质上损害的是欧盟消费者的权益。”

  “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的文章分析认为,牺牲中欧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可能会加剧欧盟内部的分裂。在之前的投票中,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反对通过加征关税的方式来解决中欧之间在这一领域的贸易纠纷,西班牙、德国、匈牙利等国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欧洲汽车行业内对此也存在明显的分歧。

  崔洪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如果欧盟执意沿着加税的方向前进,短期内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双方在电动汽车及绿色转型领域的合作。“在电动汽车行业领域,欧盟一旦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显然会削弱双方合作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产生外溢效应,削弱中欧经贸合作的动力。近年来,欧盟已下降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这种趋势值得深思。”

  “竞争和对抗是行不通的。”崔洪建强调,中欧在政治和政策上有共识、有基础,欧洲内部也有呼吁合作的声音,但它们要么被分散,要么被孤立。“欧方如今的行动,包括针对中国的一些行动,有应对美国政治变化的考量。显然,地缘政治成了很多欧盟决策者的重要依据。在这个问题上,欧洲应忠实于自身利益、与中国合作的共同利益,不应首鼠两端,也没必要反复打‘中国牌’。否则,长远来看,依美国眼色行事的欧洲维护不了自己的利益,也无法影响美国,最终只能沦为‘受害者’。”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