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5:12:52 来源: sp20250101
一场“飞”来的泥流,让杨海英的平静生活戛然而止。
积石山6.2级地震引发了罕见的泥流灾害,巨量的泥流瞬间袭击了青海省5万-6万平方米的土地,堆积土方量约120万-150万方。受灾最重的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金田村和草滩村。
28岁的杨海英的家正好在泥流的主甬道上,那里也是金田村淤泥最深的地方之一。泥流冲下来,把杨海英家的房子和家人都埋在了下面。救援人员扒开几米厚的淤泥,埋在下面的5口人被找到了:3个大人围在一起,护着两名用棉被包裹的孩子。他们是杨海英的爸爸、妈妈、怀孕6个月的姐姐以及他的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4岁正在上幼儿园,另一个才1岁9个月。姐姐是在地震前3天才回来的,当时想在娘家养胎,顺便陪陪父母。
泥流卷走了家人
地震时正是深夜,村民们一发现不对,就爬起来往外逃;孩子睡得熟,大人就抱着孩子跑;来不及跑的,就把孩子护在身下。
地震发生时,杨登高(杨海英的堂哥)的妻子立马趴在孩子身上,他就趴在媳妇身上,一个护着一个,等着地震过去。随后,他们跑到院子里,听到轰隆隆的声音,以及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杨登高以为,更大的地震来了。
如果仅仅是地震,杨登高的院子足够避险。村民家的院子大都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平时用来堆些粮食。当时,他也以为一家人这就安全了。然而,不到两分钟,泥巴水就冲倒了院墙,那时,他才知道轰隆隆的声音是泥流在奔涌。天太黑,他没看清泥流到底有多高,抱着10岁的小女儿就往外跑,他们先跑了出来,“泥流把另外4个人‘卷’走了”。
泥流冲下来的淤泥盖住了金田村的东头,淤泥的边缘是一片坟地,那里地势稍微高一些。杨登高跑出来以后,看到村里其他人在等待救援。他把小女儿放下,让邻居帮忙看着,又返回去找妻子、妈妈、姨妈、姥姥。在家门前不远处,他喊了好多声,没人回答。那时院子里的淤泥已经有3米深了,最深的地方超过4米,4间房被埋在里面,他想救他们,“根本救不了”。
村民们盘点发现,村里有10多个人失联。
杨登高的三叔赶紧报了警,寻求救援。
救出一名幸存者
12月19日2时20分,地震发生后刚刚两个多小时,青海省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川垣北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孟昶一行18名消防员赶到了金田村。这是震后第一支到达村里的专业救援队。
孟昶看到,泥流袭击后的村庄,淤泥平均厚度3米,有的地方达到5米,道路和不少房屋都被毁了,他们需要徒手把救援器材搬进去。
询问村民后,他们很快锁定了一名被困老人的位置,距离他们所在的地方大约50多米。淤泥很深,还非常黏,脚踩上去,就会陷进去。
救援人员无法直接抵达老人所在的地方,必须先搭建救援通道。他们和当地村民一起找了40多块木板,孟昶与队员们采取接力的方式,一块铺完了,接着往前铺下一块,就这样一块接一块地铺到了老人屋前。孟昶一直喊:“有没有人,我们是消防救援人员,我们来救你了。”
大约喊到第四遍时,老人颤抖着发出了微弱声音:“我在这里,快来救我。”这让几名救援人员既激动,又紧张。
被困老人所在的房子,局部已经倒塌,当时余震不断,房子随时存在二次倒塌的可能,救援人员也面临生命危险。但他们还是进去了,因为听到老人微弱且结巴的声音,他们判断:“不能再等了。”
淤泥“盖”到了房子的二楼,二楼窗户仅有三分之一还露在外面,作业面非常狭窄,无法直接救援。两名队员半蹲下来充当“人肉垫板”,孟昶踩在上面,一脚踹开了窗户,一眼就看到老人缩在二楼墙角,房子顶部的塑料采光板已经塌了一半,压在老人身上。孟昶一边冲过去清理老人身上的杂物,一边安慰老人:“老爷爷,你没事吧,我们过来救你啦!”
当时老人手脚冰凉,身体已经快冻僵了。孟昶从旁边扯出被褥,披在他身上,并帮他搓热手脚,再从窗户把他小心翼翼地抬出来,“你别怕,我把您背出去,一切都会好的。”
作业面太窄,刚将老人抬出来,孟昶就踩到了淤泥里,淤泥很快没到了膝盖,腿怎么也拔不出来。后面两名救援人员一直帮忙拔,也拔不出来,“陷得太深了”!队员在后面安慰孟昶:“队长,别担心,我们在你后面,一定会把你拔出来的。”
平时都是孟昶安慰这些队员,现在反过来是他们安慰自己,这让孟昶特别感动。孟昶一边顾着老人,一边使劲拔腿。拔不动,他干脆把脚从鞋子里抽出来,赤脚走在淤泥上,和队友一起把老人送往300米外的救护车上。中间经过了一片树林,地上都是树枝,孟昶的脚扎破了。
19日凌晨3时30分,老人被送上了救护车,后来才知道这位幸存的老人名叫杨山林。
一位村民看见孟昶没穿鞋,就去给他找鞋穿,家里没有大码男鞋,只找到一双41码的女鞋,孟昶终于不用光脚走路了。
一边挖泥一边排水
多支救援队陆续进了村。救援人员根据家属提供的信息,结合生命探测仪、搜救犬作业,确定了失联人员大致区域。现场救援人员表示,他们的搜索范围约为1.2万平方米,分为5个救援区域。
其中,2号救援区域的失联人数最多,淤泥也最深,正是杨海英家附近。
12月19日下午两点多,平兴建设集团派遣的30多人带着两台挖掘机、3台装载机进了村。
90后袁银龙是第一个冲进2号区域的挖掘机手。当时,一位了解失联人员大概位置的村民站在挖掘机上,指挥他往前开。他脑子里只有一件事:冲,救人要紧。
这边挖掘机在挖淤泥,那边不断有水往外淌。金田村村民老何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当地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小麦,为了保证土壤的水分和温度,村民会在冬天进行冬灌。地震发生前,冬灌刚完成不久,“小麦不冬灌,产量减一半”。
但也有村民说,淤泥里除了有泥流本身带来的水和冬灌的水外,还有其他的水。金田村村民张先生说,村子的后面有个北干渠,夏天用于防洪,平时老百姓就引这个渠里的水种地。“一地震,水可能就下来了。”他家有两分地在水渠周围,“估计也都埋了”。
袁银龙他们一直挖到12月20日凌晨两点,但淤泥太厚了,两层楼房只有1.5米露在外面。虽然淤泥最外层结了冰,但里层一挖就淌水,挖掘机一边挖,淤泥一边往回涌,如此循环往复。有的挖掘机陷在里面,动不了了。一夜后,挖掘机被淤泥包围“冻”了起来。
上万平方米淤泥之下寻人,难度可想而知。最多的时候,现场有几十台大型工程机械同时作业。挖掘机一边找人,一边挖出一条通道,24小时不停机。通道打通后,袁银龙才能继续作业。
“撒胡椒面儿”式的挖掘
杨登高的家人先被搜救了出来。
12月20日下午,中国安能挖掘机操作手黄祺在淤泥中找出了一个人,这几天,他一共找出了两个人。在此之前,其他救援人员在这片区域上“挖”出了两人。
20日10时许,黄祺开着挖掘机挺进4号救援区域。挖了6个小时左右,他们到了房屋坍塌的地方。随后看到衣服、被子、脸盆等,他判断:“这个地方可能有人。”
在淤泥中救援,很考验挖掘机操作手的技术、眼力还有耐心。与其他地震后在废墟上挖掘不同,一层层拨开瓦砾,总会找到失联者,但泥流流动性太大,人更难找。
为了精准搜救失联者,挖掘机操作手开着30吨重的大型装备,进行“撒胡椒面儿”式的挖掘,挖起一铲土,反复抖动挖掘机小臂,将泥土一点一点从铲斗中撒下来,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失联人员的痕迹。
一点一点,把几米厚的淤泥扒开,最先露出的是一位奶奶的白头发。挖掘机停下,消防员跳下去确认:“确实有人”。压在最上面的是淤泥,最下面的是倒下来的房子的碎片。
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这座房子附近被埋的是一对老夫妻。黄祺担心两位老人在一起,一旦挖得不够精准,存在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所以,他先挖了两侧,划定了救援范围,这让他心里有底了。然后,继续用挖掘机从上往下削淤泥,每次削下来大约5厘米厚。机器不能进的时候,救援人员就用手刨,一层一层扒开淤泥和废墟。
这几天,救援人员用手“刨”成了常态,很多救援人员的手指甲都劈了,手指甲里面的泥洗了,很快又被填满。
12月20日19时40许,那位奶奶被救了出来。
羊从淤泥里站了起来
之后,有5只羊被搜救出来,其中4只还活着。
在淤泥中,白色尤为显眼。羊被找到时,也是先传递出一个“白色信号”。12月21日早上,黄祺试探性地轻轻地扒了一下淤泥,就看到一个白色的东西,像是一只羊的耳朵露了出来,他定睛一看,羊平躺在淤泥里还在动,黄祺也吓了一跳,站在旁边的消防员战士跳下挖掘机确认:“羊是活的。”
黄祺有预感:这下能挖到东西。对于熟练的挖掘机手来说,一斗子挖下去,底下实不实,可以通过操控杆感知到。挖到羊的地方,黄祺感觉下面有空隙,建筑物没有完全坍塌。
黄祺看到,羊圈的地基比旁边的屋子要高不少。同时,羊圈旁边还有3棵大树,最粗的直径有50厘米,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冲刷作用。这家人给羊准备的粮草特别充足,都堆在羊圈里,淤泥大都从粮草的两边流走了,粮草上面淤泥的厚度只有十几二十厘米,并且压得没那么实,氧气可以进入,有了生的希望。当救援队清理掉压在羊上身上的淤泥和建筑物,“第一只羊就站起来了”。
第二只羊的前腿可以站起来,后腿被砸伤了,站不了。另外3只羊中,有一只没有生命体征了。
挖到活羊以后,黄祺更紧张,也更谨慎了,他担心羊圈里面可能有人。于是,他操作挖掘机一根一根扒羊圈的木头,生怕把哪根木头挖断了。
当日8时36分,距离找到羊过去了10多分钟,他们在院墙下发现了头发,在距离前面发现的那位奶奶垂直方向20米处,找到了另一位老人。据亲属介绍,这位奶奶的腿脚不好,爷爷的腿脚还行。救援人员推测,爷爷当时已经逃到门口了。
黄祺的挖掘机开进4号救援区域26个小时,他所在区域的失联人员全部找到。随后,他又去5号救援区域继续救人。
在“人”字交汇处寻人
这几天,杨海英在帐篷里根本待不住,基本上都在救援现场守着。
灾难发生前,他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结婚生子,和妻子一起在外地打工。那栋被埋在泥流下的房子是两代人的积蓄。为了盖房、结婚,他们从银行、亲戚朋友那里借了20多万元。“现在,人和家都没了。”
地震时,他和妻子在西宁,西宁也有震感。他赶紧给家里打电话,3个大人,没一个能打通。他们穿上衣服就往家赶,从西宁到金田村170多公里路程,车开得飞快,12月19日2时40分左右,就到了村里。当时,妻子哭得停不下来,杨海英把她安顿在朋友的车里,打算自己回家看看。
杨海英原本准备从村里那条路往家走,但是路已经被两米多高的淤泥埋起来了。他一个人沿着淤泥的边缘,绕啊绕,想找到一个口子进去。心里一直在期待,万一能救出来呢。但他绕着村子找了一半,也没找到一个可以进去的口子。
朋友开车带他从外围绕到了同样受灾严重的隔壁村——草滩村。站在草滩村一户人家的屋顶上,看到的是一片淤泥,他通过家门前那棵还露在外面的大树确定:“房子已经全平了”。
杨海英家附近被确定为2号区域,这片区域预计有9名失联人员,其中1号位置有5名,是杨海英的家人;2号位置预计有4名。
海北州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主任孟小刚和队员们负责2号区域1号位置的救援,那里是杨海英一家五口被困的地方。
12月20日早上8时许,接到任务后,海北州消防救援支队从任务点东南一座房子开始往里挖,那里位于淤泥堆积的边缘,旁边还有一块空地,可以堆放挖出来的淤泥。后来,发现被困人员的位置距离此处30余米。海北州消防支队祁连县广场东路消防救援站站长韩学良说,这与他们最初的判断一致,“那是最短最便捷的路径”。
“淤泥连成片。”孟小刚说,救援人员几乎没合过眼,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淤泥中露出的房顶上眯一会儿。零下十几度连续作战,没人退缩。
为了确定掘进的方向是正确的,每隔一段时间,孟小刚就会与了解情况的群众沟通。
12月21日下午2时许,在2号区域1号位置,海北州消防救援支队与从西南边挖过来的西宁支队汇合了,两支队伍掘进的两条救援路线汇成了一个“人”字形,“人”字的交汇处就是那栋人员被埋的房子。
大人围成圈护着两个孩子
随后,救援人员开始对小楼发起“进攻”,最先挖出来的是厨房。此前,家属曾告诉孟小刚,房子的第一间是厨房,紧接着便是卧室,人有可能在那附近。
快挖到家门口的时候,杨海英跑回了帐篷,让一个朋友在那边看着,他不敢看家人被挖出来。
担心挖掘机碰到人,孟小刚让挖掘机师傅调整了掘进方向,挖了三四下之后,在挖掘机右前方两三米,一个白色的物体露出来了。
海北州消防救援支队银滩路特勤站站长王小军一直站在挖掘机上,随时观察前方是否有人的迹象。看到这个情况后,他赶紧让挖掘机停下来。王小军和两名同事一起跳进了淤泥里,站在厨房处指挥的孟小刚距离目标仅一米多,也和身边的几个人一起跳了进去。快到白色物体前时,王小军的一只脚陷进去了,淤泥没到了膝盖;另外两名消防员,陷在他的前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随后,来的人越来越多,把他们“拔”了出来。
“确定那边有人了。”王小军说,走近后,他们用手刨了几下才确认是一个人的膝盖裸露在外面,呈V字形,小腿和大腿根还埋在泥里面。
救援队继续采取人机结合的方法挖人,挖掘机负责扩大作业面积,大部分时候是由消防员用手刨。由于淤泥容易陷入,无法行走,救援人员就用木板在四周搭起了救援平台。快接近被困者时,救援人员用铁锹慢慢铲,到了最里层,消防员便用手一点一点从上往下刨。先被搜救出来的是年龄最小的孩子,随后是大一点的孩子。随后是大人,他们围成一个圈,护着孩子。
从发现被困者到5人全部被挖出来,用了3个多小时。韩学良说,为了让被困人员不受到二次伤害,每一步都要特别小心。
在现场,很多双手在刨着,有时候这些手横着排成一排,横向挖;有时候,竖着像叠罗汉一样,纵向推进挖掘进程。在韩学良看来,“这相当于一层一层‘拨’出来”。
傍晚后,金田村的气温降到零度以下。但在淤泥里全力救援的人却都忙出了一身汗。对于王小军来说,这是一份精神高度紧张的体力活,他们面临着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救援结束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全湿了。
九重筛查与第一次泥流救援
12月21日下午,袁银龙驾驶的挖掘机附近的通道被打通了。
“开挖!”随着国家消防救援局青海机动队伍二中队中队长亚力坤的一声大喊,袁银龙操作挖掘机开始工作。几分钟后,找到了一位遇难者,袁银龙心里很不好受。
亚力坤和其他救援人员开始铺路。淤泥中间的水沟还在淌水,人陷进去,淤泥一下就没到膝盖。
国家消防救援局青海机动队伍筹备组灭火救援小组助理员许登文一直守在搜救现场。他说:“挖掘机到不了的地方,我们就用铁锹或者直接徒手刨,一定要把剩下的人搜救出来。”
随后,他们又找到一位老人的遗体。
12月21日,多名遇难人员的遗体被救援人员找到,现场举行了默哀仪式。
12月24日深夜,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常州分公司95后挖掘机操作手魏良园在一处厂房前的电线杆附近又“挖”出来一名遇难者遗体。
有过多年救援经历的魏良园也是第一次经历泥流这种情况。他说,挖掘机等大型设备比较重,车轮很容易陷进淤泥中,更何况淤泥混上水,进一步增加了救援难度。以往地震救援,挖掘面大都有硬基础,“可以放开手脚干”。这一次在淤泥上很难走,走一步探一步,挖掘机减速,力度也变得更轻。还要时刻查看是否有被困人员的迹象,“精神一直紧绷着”。
魏良园介绍,其所在的3号救援区域到5号救援区域直线距离约为200米,中间排列着9台大型挖掘机,前面一个筛查完,后面的挖掘机接力筛查,相当于“九重”筛查。同时,每台挖掘机既配了观察人员,也配了安全员,三双眼睛一直盯着挖掘区域。
淤泥正在退去
这几天,杨海英和妻子住在金田村坟地旁边的帐篷里,忙着料理家人的后事。
忙的时候还好一点,只要是一个人,杨海英就会想起爸爸妈妈,想起两个女儿在视频里喊着爸爸妈妈。
地震来临之前,这个小家庭的收入主要靠他和妻子在西宁打工。父母年纪大了,在老家帮忙带孩子,两个多月前,父母刚贷了款,修好了猪圈,养了几只羊鸡猪等,生活算不上富足,但也过得幸福。
地震前两个多小时,杨海英还和两个孩子视频通话,大女儿给他唱了当天在幼儿园学的歌曲,还跳了新学的舞蹈。平时,他们几乎每天都会给家里打视频电话,特别忙的时候,就两天打一次。
现在他才知道,人“没了”,是真正的“没了”。他说:“不知道我到底要做什么、需要什么?感觉天塌下来一样。完全不知道以后的路,跟媳妇要怎么走。”
几位家人都走了,杨登高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但他不能不振作起来,两个女儿和常年吃药的老父亲还需要他照顾。当记者问到家里有什么困难时,杨登高说:“现在政府都在管着,困难倒是暂时没有。”
12月26日,被救的杨山林的女儿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老人已经被接回了村里,和家人一起住在安置帐篷里。杨山林有3个儿子,在地震中消失的一家四口和一家五口分别是杨山林大儿子和二儿子家,杨登高和杨海英是他的两个孙子。
孩子是最先恢复过来的,地震和泥流对他们的影响正在淡去。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平时可以玩的秋千外面拉了警戒线,不能玩了。
在救援的这些天,很多小孩已经把救援人员当成了好朋友。12月25日,乡里还没复学,一名6岁小女孩背着书包在村里走,向救援人员讲述地震时的情景:当时,她正在睡觉,家人抱着她就跑。她问救援人员:“北京是什么样子?”她说,长大了,她要去北京做导游,看更大的世界,见更多的人。
金田村的淤泥逐渐减少。救援人员继续清淤、找人,一辆辆装满淤泥的卡车驶出金田村,阳光下尘土飞扬。受灾较轻的村民已陆续回到家里,收拾家园;受灾较重的村民搬到了新安装的活动板房里,他们将在这里度过这个冬天。
12月25日,一位70岁的老人站在村口看着自家的二层小楼一点一点露出来。她说,地震的时候,她连一双袜子都没带出来,房子里存着他们过冬的粮食。她在等待,淤泥退去,熬过这个冬天,农田露出来,来年春天,撒上种子。
第二天,乡里复学了,孩子们开始上课。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李隽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