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身心疾病背后,“藏”着哪些情绪和心事?

发布时间:2024-11-30 11:54:13 来源: sp20241130

  情绪紧张或焦虑时,你是否出现过胃痛、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为何强迫症、完美主义者,更易出现肠道问题?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一些人面对高强度的学业和工作压力,难免出现负面情绪,导致消化身心类疾病的发病数量呈增多趋势,疾病谱的变化亦引起临床医生关切。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中国新闻》报对话九三学社社员、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肖雪,以及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任渝棠,解码消化身心疾病背后,“隐藏”着的精神心理因素。

  “想到就反胃” 背后是两个“大脑”在互动

  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它有自己的一套神经系统,叫做肠道神经系统,且肠道神经系统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双向关联。

  任渝棠举例,“有些人一紧张就会肚子痛、拉肚子,或出现胃胀等症状,但紧张结束症状就会消失。这是大众对肠道作为‘第二大脑’的一种直观认识和经验。”

  有研究显示,胃肠道症状与肠道和大脑相互关联作用相关。比如在直肠里面扩张球囊刺激时,紧张状态下更容易感受到不适或者疼痛,即内脏感觉的敏感化。对同一种肠道疾病刺激,患者处于不同情绪的状态,症状严重程度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大脑和肠道互相关联作用的结果,影响了消化道症状的表现和体验。另外,当消化道出现症状时,也会通过胃肠道和大脑的作用,给人带来不愉快、不舒适的感觉。

  从精神心理医学视角出发,对脑肠互动的关联性又有何研究与观察?

  肖雪表示,“生活中一些常见说法,能反映出心理和消化系统之间的相关性,比如人们有时会说‘想到它就很反胃’,或者‘看见它就觉得恶心想吐’,这种反胃和呕吐在精神动力学上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排斥和拒绝。”她介绍了一起典型病例,孩子一到学校就恶心呕吐,回到家就什么事都没有,“经过诊断,他的内心深处,实际上对学校有恐惧心理,并不想上学,所以会相应产生恶心呕吐的症状。”

  肖雪进一步解释,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显示,有强迫性特质、追求完美特质等性格特征,更容易出现肠道功能问题。因为这些群体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过度的饮食控制、挑食等不良习惯,也会破坏胃肠正常消化吸收的功能。此外,不善于表达或释放压力的性格,比如忧伤人格,情绪长期压抑,可能会引起胃肠痉挛疼痛等症状。

  对于更为常见的便秘和腹泻,肖雪指出,便秘的人通常会有的特征,就是很害怕把不为人知的一些东西显现出来,“所以我们会在治疗时,让患者放下他内心隐藏起来的情绪反应。”

  心理与消化科医生“联手”应对疾病谱变化

  “10年前我出门诊的时候,有很多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胃肠疾病的患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发现门诊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在减少,大量的病例是功能性胃肠疾病、有些是合并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这10年来疾病谱在发生变化。”任渝棠表示。

  有报道指出,消化系统身心疾病已位居内科系统身心疾病第一位,45%至75%左右的消化疾病伴有心理社会因素,并逐年上升。但“消化身心疾病”的理念在近些年才“浮出水面”,距离公众知晓和理解仍任重道远。

  目前北京的消化身心联合门诊屈指可数,任渝棠与肖雪自今年5月起,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开启联合诊疗模式。在这对搭档看来,面对日渐庞大的病患群体,当前消化身心疾病的诊治面临诸多挑战。

  肖雪认为,大多数病人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很难自由开放地去讨论。另一方面,综合医院目前面临的一个医疗弊端,就是门诊的诊疗时间不足。她解释道,“非精神心理科医生,对于内科或外科疾病的诊断,更多还是依赖客观检查,而不是详细对话。客观检查未发现异常躯体不适,就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得不到重视。但患者的躯体不适实际上是真实存在的。”

  任渝棠指出,传统医学模式聚焦于患者疾病的生物学特征,但对疾病的精神、心理和社会学因素重视不足。医患共同决策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目前在国内也相对缺乏。他表示,“我们重视疾病,同时更重视生病的人,这是整个消化精神门诊的一个重要治疗理念。未来我们可能会面临大量的身心疾病患者,身心疾病医生缺口可能会更大,医疗资源会更紧张。因此我们呼吁,从医学院开始,就要重视对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以及行为医学的教育。”

  “除了消化系统,身心医学还能够帮助到更多其他系统的病人,比如有疼痛问题的病人,神经系统的病人等。希望通过多学科的联合诊疗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就诊困扰,从身心两个方面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肖雪说道。(完)(《中国新闻》报记者杜雅楠报道) 【编辑:张子怡】